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訪藏疆後 習近平:各民族要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

2025/9/30 16:4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接連視察西藏、新疆後,中共黨刊「求是」雜誌明天將發表他的相關講話,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是「大勢所趨、歷史必然」。各民族只有不斷團結融合,「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新華社報導,這篇題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的文章,是摘自習近平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而習近平才於8月下旬及9月下旬先後視察西藏及新疆,並出席兩地自治區政府成立60及70週年慶祝大會。

習近平說,中華民族是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中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了輝煌的中國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他宣稱,「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各民族血脈相融,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根基。中華民族是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各民族只有「不斷團結融合,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又說,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華民族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內生動力。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也必須由各民族「共同維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華民族鑄就多元一體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他聲稱,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必須「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不斷增進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

習近平說,各民族經濟相依,是中華民族構建統一經濟體的強大力量。各地區各民族只有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經濟交流合作,才能更好推動國家經濟繁榮,更好實現自身經濟發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他宣稱,各民族情感相親,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堅強紐帶。各族人民都要加倍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人心基礎。

習近平強調,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家園,就是中國;都有一個共同身分,就是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就是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編輯:邱國強/呂佳蓉)11409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鹽颱風」肆虐 紐約時報:中國國安部網路間諜能力增強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