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阿宅變心理師 瑪那熊當3年工具人10分鐘覺醒

2022/5/6 15:23(5/6 20: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人氣心理師瑪那熊(陳家維)錄製中央社Podcast節目「空中小客廳」,分享他如何擺脫「阿宅」形象,學會發展互動良好的關係。中央社記者吳桓中攝 111年5月6日
人氣心理師瑪那熊(陳家維)錄製中央社Podcast節目「空中小客廳」,分享他如何擺脫「阿宅」形象,學會發展互動良好的關係。中央社記者吳桓中攝 111年5月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若瑤台北6日電)心理師瑪那熊專攻人際關係與教人脫單、脫魯,是網路聲量前20大「人氣心理師」,大學他當工具人3年,直到有天被女生10分鐘打槍,才驚覺自己必須改變。瑪那熊錄製中央社Podcast「空中小客廳」,分析XYZ世代的愛情觀。

瑪那熊本名陳家維,念大學時是「阿宅」,沒上課就在宿舍打電動到凌晨吃宵夜,不在意外表與說話方式,整個人看起來很邋遢懶散,沒交過女友的他,內心深信「脫單是靠緣分」。

周遭的朋友慢慢有了交往的對象,瑪那熊也試著和異性接觸,卻總是被打槍。後來他開始用討好的方式,希望能被喜歡,「我請客送三餐,像免錢的外送員」。有次女同學在學期結束的6月要換宿舍,他自告奮勇從沒有電梯的3樓搬家具,當所有東西都打包上車後,女同學只和瑪那熊說了聲「謝謝」就離開,連新家住哪都沒讓他知道。

這樣的模式維持了3年,瑪那熊始終沒遇上欣賞他的人,朋友看不下去介紹其他學校的女生給他,兩人約在台北的咖啡廳見面,結果才聊不到10分鐘,女生主動提出有事必須先走,「我問她唸什麼系?修幾學分?有參加社團嗎?是不是住新北?住新北哪裡?」

一連串像身家調查式的提問,讓這場會面沒結果,也讓瑪那熊醒悟,談戀愛不能只靠緣分或心底揣想總會遇到對的人,他得先自我提升不足的能力,「改變邋遢的外在形象與學會怎麼聊天互動」。

下定決心後,本來讀歷史與教育的瑪那熊,大四開始輔修心理系學分,碩班直攻心理諮商相關系所,逼自己走出宿舍,參加社團與壘球校隊,不穿OverSize的衣服,控制飲食調整作息,1年減掉10幾公斤,「實戰經驗很重要,就算被拒絕,仍得試著交朋友」。

雖然初期還是沒自信,忍不住當工具人,又照三餐問候對方,「那個年代用MSN,我每天上線提醒她氣象如何:聽說今天會下雷陣雨,出門記得帶傘喔!明天天氣好像也不太好,要注意安全喔!」過度熱切舉動,讓這名與瑪那熊一起修通識課的女同學受不了,直白婉拒他的關心。

「我算運氣好,有醒過來,很多阿宅覺得不斷討好對方,當工具人默默守護著,對方就會感動,但這種美好想像不太可能發生。」瑪那熊坦言,工具人常常嘴裡說不求回報,「你開心、我開心」這句話是假的,工具人想要的回報就是感情的交換,「我做那麼多,為什麼不能多聊一下?你應該要和我出去約會了吧?」

成為諮商師之後,瑪那熊接觸最多的是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出生的「Y世代」,他們受1960年代中至1970年末出生的「X世代」影響最深,不斷被灌輸「找個工作努力賺錢,就能交到女朋友」的觀念,但卻造成為數最多30歲以上還「母胎單身」的現象。

反倒是1997年之後到2010年初出生的「Z世代」,認識人的管道比前2個時代多元,對於關係較貪心,不太會遵循長輩期待或受限於男女性別與年齡限制。「前陣子幫朋友主持了一場聯誼叫『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報名限定40幾歲的女性,和28歲以下的男性,竟然真的辦成了,一堆人來參加。」瑪那熊分析,Z世代通常會覺得先試了再說,以實際行動從經驗中找出自己要什麼。

另外,近年網路上也掀起一種「女性都愛強者」的論述,這些提倡者對關係的看法比較悲觀,認為若進入一段關係中,男性只要展現出一絲脆弱,就會被女性鄙視且拋棄,「他們鼓勵男性不要對另一半透露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或不順,才能在關係中占有主導地位」。瑪那熊表示,這類人不重視溝通,把關係失敗都歸咎為「女性很現實」,這只會讓他們更留不住關係。

數位時代興起的交友APP、用演算法配對完美情人、AI戀愛教練設定好的「AI感」甜言蜜語……,這些建立在「算計文化」上的「高效率」雲端愛情模式,其實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哪些深淺層的情緒?這些內容將在6日「空中小客廳」播出,或可上中央社YouTube(https://youtu.be/rLEY_1D30Tg)觀看全影音專訪。

另外,科技、疫病與強權跋扈的時代,新型態戰爭與變種病毒夾擊,民粹與民族主義趁浪而來,舊價值逐漸崩毀,新秩序仍未成形,「常規」世界動盪且混亂,謊言、假象與偏見的重重迷霧疊加,如何掙脫陰魂不散的烏托邦幽靈,將是我們這個世代無法迴避的課題。

「空中小客廳」自3月起,1個月推出1集「我們的魔幻世代」系列專題,就不同的社會現況與世界趨勢,藉不同專家學者的視角,映照出虛實之間的本相。

3月聽鑽研民族主義的中研院老師吳叡人說「民主篇/香港人的出埃及記」之一(https://reurl.cc/2DGAlm)、之二(https://reurl.cc/rQGb6r);4月聽醫療人類學專家、中研院老師劉紹華說「疫病篇/公共的善如何永續」(https://reurl.cc/55k5GG)。5月聽擅長關係的諮商心理師瑪那熊說「世紀之疫下的數位愛情」。

中央社Podcast頻道「中央社好Pod」(https://open.firstory.me/user/cna/platforms)除了既有的每週3個節目「文化普拉斯」、「特派談新事」、「空中小客廳」外,在4月2日推出由知名作家劉克襄所主持的「搭火車回台灣」共12集,於每月的第1個週六上架,明(7)日將上架第2集。(編輯:張芷瑄)11105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