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馬祖國際藝術島參觀人次破萬 73天展期歷年最長

2025/10/1 19:09(10/1 20: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長年深耕竹構建築的建築師甘銘源呼應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主題,在南竿鄉仁愛村鐵板澳口打造大型竹編作品「拍楸–簍光.竹影」,以當代藝術語彙轉譯馬祖傳統漁法,邀請觀眾走入島嶼共同記憶。(連江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潘欣彤傳真  114年10月1日
長年深耕竹構建築的建築師甘銘源呼應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主題,在南竿鄉仁愛村鐵板澳口打造大型竹編作品「拍楸–簍光.竹影」,以當代藝術語彙轉譯馬祖傳統漁法,邀請觀眾走入島嶼共同記憶。(連江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潘欣彤傳真 114年10月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欣彤連江縣1日電)連江縣政府統計,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5日開展至今,參觀總人數正式突破1萬人大關,29日單日參觀人次更達1320人次,創下開展來最高紀錄,73天展期則是歷年之最。

連江縣政府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回應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主題「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由長年深耕竹構建築的建築師甘銘源,於南竿鄉仁愛村鐵板澳口製作大型竹編作品「拍楸—簍光.竹影」,並以當代藝術語彙,轉譯馬祖世代傳承的傳統漁法,邀請觀眾走入島嶼的共同記憶。

連江縣政府說明,「拍楸-簍光.竹影」主體以竹編構築成一個巨大的簍狀結構,靜靜佇立於海岸邊,彷彿一座守望澳口的燈塔。造型除呼應「拍楸」漁網在海中張開的模樣,結構頂端更以黃色旗幟比喻蝦皮,象徵昔日馬祖蝦皮捕撈產業的輝煌歷史。

根據連江縣政府統計,至9月29日止,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已經吸引1萬3673人次參觀,其中29日單日高達1320人次,創下藝術島開展以來最高紀錄。藝術島官方APP下載人次,iOS平台有2765支裝置下載,Android平台則為253支。

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拍楸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展期從9月5日至11月16日,73天展期為歷屆最長,並展出50件以上作品,是台灣規模最大的跳島藝術慶典。(編輯:龍柏安)1141001

建築師甘銘源為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打造作品「拍楸–簍光.竹影」,以竹編構築成一個巨大的簍狀結構,造型除呼應「拍楸」漁網在海中張開的模樣,結構頂端並以黃色旗幟比喻蝦皮,象徵昔日馬祖蝦皮捕撈產業的輝煌歷史。中央社記者潘欣彤攝 114年10月1日
建築師甘銘源為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打造作品「拍楸–簍光.竹影」,以竹編構築成一個巨大的簍狀結構,造型除呼應「拍楸」漁網在海中張開的模樣,結構頂端並以黃色旗幟比喻蝦皮,象徵昔日馬祖蝦皮捕撈產業的輝煌歷史。中央社記者潘欣彤攝 114年10月1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