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接軌IFRS17 金管會修正準則讓保單貢獻度更清楚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3日電)保險業明年將接軌IFRS 17,金管會今天預告修正「保險業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參酌近年國際作法,壽險業重要財務比率分析中增訂保險服務結果對稅前純益比率等新項目,保單對獲利貢獻度、保險本業營運績效狀況都會更清楚,2026年年報就可看到新項目。
金管會保險局主秘古坤榮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考量台灣2026年實施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保險合約),參考國際上近期已經實施IFRS 17情形與四大會計事務所建議,研擬修正「保險業財務報告編製準則」,這次共修正4條條文與3個格式,並刪除1個格式,也調整訂定更符合外界想了解的績效指標,提升資訊揭露品質。
首先是調整IFRS 17下重要財務比率分析項目與公式,主要包括增訂壽險業的保險服務結果對稅前純益比率、合約服務邊際釋放對保險服務結果比率、新合約的合約服務邊際比率及新合約虧損性合約損失比率等。
合約服務邊際(CSM)是保險公司預期提供保險服務可產生的收益,如果業者保障型商品賣得多,累積的CSM自然較大,未來透過逐年攤銷認列為保險收入,挹注保險公司獲利。
保險局官員進一步解釋,IFRS 17的損益表會主要包含保險服務結果、財務結果與其他營運結果,在保險服務結果對稅前純益比率項目,可以看到保險業本業營運績效對稅前損益的貢獻。
官員指出,所謂合約服務邊際釋放對保險服務結果比率,可以觀察保險服務中有多少是由CSM釋出所賺取的獲利,也可以藉此評估保險業者商品設計跟實際銷售對公司的貢獻度。
至於新合約的合約服務邊際比率,官員說明,分子為新合約的服務邊際、分母是預期未來現金流入現值,如果比例高的話,代表新銷售的這張保單比較賺錢。新合約虧損性合約損失比率則可用來評估保單虧損對公司財務影響,該比率愈低、甚至沒有是最好。
除了增訂重要財務比率分析項目之外,古坤榮指出,這次也參考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今年3月19日修正發布規定,酌修文字與刪除主要股東資訊。為廣納多方意見,將預告30天,未來上路後,2027年3月公布的2026年年報就可看到新項目內容。(編輯:潘羿菁)11411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