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林承寬在越南行醫4年 3語問診盼做台商健康守護者

2025/5/10 19:39(5/10 19: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醫師林承寬(站立持麥克風者)在越南行醫4年,觀察到當地許多台灣民眾在語言隔閡下,看病意願降低,決定在胡志明市設立中、越、英3語醫療中心,提升患者近用醫療資源能力。(林承寬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傳真  114年5月10日
台灣醫師林承寬(站立持麥克風者)在越南行醫4年,觀察到當地許多台灣民眾在語言隔閡下,看病意願降低,決定在胡志明市設立中、越、英3語醫療中心,提升患者近用醫療資源能力。(林承寬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傳真 114年5月1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10日專電)台灣醫師林承寬長期關注國際醫療議題,4年前在COVID-19疫情期間到越南行醫,觀察到台商在語言、文化隔閡下常延誤就醫,近期決定在越南胡志明市開業,提供中、越、英3語服務。

林承寬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又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台美產官學界累積多年經驗,專精國際醫療、移工健康與職業環境醫學等領域。2021年從美國遠渡重洋至越南,盼運用所學幫助當地台灣社群。

越南約有7萬台灣人,其中8成聚集在南部經濟重鎮胡志明市及周邊省市。2021年越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正盛,林承寬初到越南,就目睹置身異國的台灣人在百年大疫下的無助與惶恐。

林承寬表示,台商在越南打拚,因語言隔閡,阻礙了醫療近用能力。越南醫療條件相對匱乏,但也有出色的部分,包括原廠疫苗、原廠藥、植牙、根管治療等具品質且經濟實惠,唯獨須有中間平台,幫助患者獲取資源。

在越南4年後,林承寬今年初在胡志明市開設醫療中心,今天正式開幕,涵蓋內科、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泌尿科、牙科、眼科、皮膚科等,並提供急診處置、健康檢查與跨國醫療轉介,定位為「全科迷你醫院」。

總結在越南的看診經驗,林承寬指出,以台灣社群來說,部分民眾會前往一些娛樂場所,因此性病防治是很重要的一塊;其中,愛滋病的事前、事後預防相當重要,否則染病後,是很龐大的經濟與身心負擔。

另外,他說,台商圈普遍存在拚酒文化,因此胃出血、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甚至醉後嘔吐導致的食道撕裂傷都是常見疾病。最後則是傳染病預防,包括越南常見的登革熱、麻疹、A型肝炎等。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林承寬表示,醫療中心常駐醫師加上合作醫師共計約30位,若再加上檢驗師、護理師等約50位;他能說中文、越文、英文,其他醫師則有專業醫療翻譯陪同。林承寬自我期許,要做在越台灣人的健康守護者。

林承寬坦言,在越南開業很辛苦,「這幾天為了開幕,壓力大到睡不著」。但他強調,台商若能在沒有語言隔閡下講述病徵、聆聽醫囑,會加強在越南就醫意願,在海外的健康將更有保障。(編輯:陳妍君)1140510

林承寬(右)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又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到越南行醫4年,能說中、越、英3語。他在國際醫療領域耕耘多年,落腳越南希望做當地台灣社群的健康守護者。(林承寬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傳真  114年5月10日
林承寬(右)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又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到越南行醫4年,能說中、越、英3語。他在國際醫療領域耕耘多年,落腳越南希望做當地台灣社群的健康守護者。(林承寬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傳真 114年5月1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