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6旬男頸部淋巴瘤大如鴕鳥蛋 距氣管0.1公分險奪命

2025/8/12 10:08(8/12 11: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68歲廖姓男子右側頸部出現一顆腫塊,經切片檢查是伯基特淋巴瘤,腫瘤與氣管僅僅相隔0.1公分,幾乎已經壓迫到呼吸道,經化療後才撿回一命。(民眾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4年8月12日
68歲廖姓男子右側頸部出現一顆腫塊,經切片檢查是伯基特淋巴瘤,腫瘤與氣管僅僅相隔0.1公分,幾乎已經壓迫到呼吸道,經化療後才撿回一命。(民眾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4年8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2日電)68歲廖姓男子右側頸部出現一顆小腫塊,直到腫塊變形有如鴕鳥蛋才就醫,經切片檢查是伯基特淋巴瘤,腫瘤已逼近氣管僅隔0.1公分,經化療後才撿回一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彥廷表示,患者很早就發現異常,卻遲遲不願就醫,只靠自行服用止痛藥與偏方緩解,3個月後,腫塊已大如鴕鳥蛋,外觀明顯變形、疼痛難耐,患者才前往耳鼻喉科求診。

賴彥廷說明,患者經切片檢查後確診為「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這是一種罕見但極具侵略性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腫瘤生長速度非常快,若未即時治療,恐將危及生命。

賴彥廷指出,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淋巴腺,淋巴腺比較集中的位置,包括頭頸部、腋下、鼠蹊部、縱膈腔及腹腔等部位,當這些區域有感染源侵入時,該區的淋巴腺就會跟著腫大、發炎。若是淋巴細胞出現惡性轉變,則會轉變成惡性淋巴瘤,也就是俗稱的淋巴癌。

患者經斷層掃描檢查發現,腫瘤與氣管僅隔0.1公分,幾乎已壓迫到呼吸道,再晚一步可能會因窒息而喪命。加上治療前,患者已出現自發性的腫瘤溶解症候群,常見於化療過程中腫瘤細胞大量死亡後,細胞內代謝廢物釋出至血液中,進而阻塞腎小管,造成高尿酸血症、高鉀血症,也大幅增加急性腎衰竭與需要洗腎的風險。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血液腫瘤科團隊接手後,啟動治療計畫,安排住院進行第一次化療,並給予靜脈補液、調整電解質及預防腎衰竭的支持性療法。第一階段療程後,患者頸部腫塊已完全消退,腎功能也恢復穩定,目前已順利出院,後續將安排門診追蹤與繼續階段性治療。

賴彥廷提醒,淋巴瘤絕非不治之症,伯基特淋巴瘤或是最常見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這類高侵襲性淋巴癌,只要越早發現、越快開始治療,控制效果就越好,甚至有機會達到完全緩解。若發現頸部、腋下、鼠蹊部等部位有不明腫塊、短時間變大或合併有疼痛或紅腫熱感,應及早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編輯:張雅淨)1140812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彥廷提醒,若發現頸部、腋下、鼠蹊部等部位有不明腫塊、短時間變大或合併有疼痛或紅腫熱感,切勿輕忽拖延,務必及早就醫。(民眾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4年8月12日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彥廷提醒,若發現頸部、腋下、鼠蹊部等部位有不明腫塊、短時間變大或合併有疼痛或紅腫熱感,切勿輕忽拖延,務必及早就醫。(民眾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4年8月1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