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俄文化交流/紅場快閃到音樂殿堂 原民旋律開啟台俄文化新契機

2025/8/30 09:56(8/30 21: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2025國際音樂節-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邀台灣杵音文化藝術團、泰雅及阿美族青年團隊於24日(當地時間)登台演出。團隊並前往紅場聖瓦西裡主教座堂前快閃演出。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2025國際音樂節-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邀台灣杵音文化藝術團、泰雅及阿美族青年團隊於24日(當地時間)登台演出。團隊並前往紅場聖瓦西裡主教座堂前快閃演出。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國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是舉世聞名的音樂教育重鎮,該學院於2025年19屆國際音樂節,舉辦「台灣之夜—台灣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這是台灣南島語族文化的靈魂,首度跨越北緯55度,前進北國分享多元樂音,具有音樂交流的創新意義。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30日電)台灣阿美族傳統複音歌謠,泰雅族古調吟唱與口簧琴,原汁原味的樂舞,日前在莫斯科演出、在紅場快閃,讓俄羅斯觀眾感受台灣多元族群文化底蘊,也在國際舞台展現原民獨特魅力。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2025國際音樂節-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邀台灣杵音文化藝術團、泰雅及阿美族青年團隊於當地時間24日登台演出。

策展團長、中華國際策展經紀交流協會理事長潘慧敏表示,觀眾熱烈迴響提升了團隊推動音樂教育的信心,此次台俄文化交流突破以往,為年輕音樂人創造新契機。

執行長、賽德克族的前宜蘭縣南澳鄉蓬萊國小校長王麗萍,更在晚會中與團員合唱「我們都是一家人」與「梅花」,唱哭不少台商與僑胞。她說,能藉演出彼此理解建築、文化與樂舞,是難得的交流。

總策劃、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楊孟哲指出,今年適逢已故總統蔣經國留俄百年,活動選擇以音樂而非政治語言紀念,籌辦過程雖困難重重,仍堅持帶來最具代表性的原民樂舞。除正式晚會外,團隊也在克里姆林宮旁紅場舉辦快閃,吸引遊客駐足,提升台灣原民文化能見度。

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國際部主任卡拉蒂吉娜‧瑪格麗塔(Karatygina Margarita Ivanovi)致詞強調,學院享有盛名,許多音樂學子嚮往求學。她認為,台灣原民音樂的多聲部合唱和舞蹈節奏,與世界各地音樂對話,極具文化價值。

此次演出的杵音文化藝術團,2021年被文化部登錄為「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複音傳唱」保存者。晚會中,由耆老郭子雄引唱,歌者即興和聲,展現阿美族部落史詩的口傳精神。

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2025國際音樂節-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邀台灣原民團體演出,圖為泰雅族團員Yawi Hayung於8月24日(當地時間)以口簧琴演奏古調。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2025國際音樂節-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邀台灣原民團體演出,圖為泰雅族團員Yawi Hayung於8月24日(當地時間)以口簧琴演奏古調。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創辦人Panay高淑娟表示,南島文化社會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是描繪「世界南島語族」圖像的重要內涵。他們致力於培訓與深耕台東原住民族青年文化藝術,保存延續傳統文化。

來自宜蘭縣南澳鄉澳花部落的Rgayung青年文化傳承團隊,帶來泰雅族古調、勇士舞與口簧琴吟唱。成員Yawi Hayung告訴中央社記者,他們不僅遠赴莫斯科,2月也曾在斯里蘭卡演出,希望透過歌聲與織紋連結祖靈,喚起族群認同。

駐俄羅斯代表羅靜如致詞時指出,台灣原住民音樂根植島嶼生活,展現文化的獨特性。音樂與舞蹈是連結各國人民的橋梁,很高興此行促進台俄文化交流更緊密,也透過音樂與舞蹈對話,讓世界聽見台灣。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俄羅斯台灣友好協會會長齊緬科夫(Alexsandr Zimenkov)則說,俄台友好協會成立於1998年8月,致力文化和人文合作領域。阿美與泰雅族的服飾與樂舞具民族特色,層次豐富的音樂結構,展現大自然與生態融合的美妙聲音。

楊孟哲說,「台灣之夜」不僅在音樂殿堂奏響原民樂音,觀眾報以熱烈掌聲,許多人深受感動落淚;也在紅場快閃與學術研討會中,呈現台灣傳統智慧與保存古調的價值。此行讓台灣聲音迴盪莫斯科,為台俄文化交流揭開新篇章。(編輯:林恕暉)1140830

台灣原民藝術團首度受邀於24日(當地時間)至莫斯科演出,獲得熱烈迴響。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駐俄羅斯代表羅靜如(前左2)與團員、俄國友人等一起跳團隊舞曲。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台灣原民藝術團首度受邀於24日(當地時間)至莫斯科演出,獲得熱烈迴響。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駐俄羅斯代表羅靜如(前左2)與團員、俄國友人等一起跳團隊舞曲。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2025國際音樂節-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邀台灣杵音文化藝術團演出,圖為團員於24日(當地時間)展演「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複音傳唱」。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舉辦「2025國際音樂節-台灣之夜」原住民文化音樂祭,邀台灣杵音文化藝術團演出,圖為團員於24日(當地時間)展演「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複音傳唱」。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台灣原民藝術團首度受邀於24日(當地時間)至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台灣之夜」表演原住民樂舞,受到熱烈歡迎。圖為演後團隊與駐俄羅斯代表處秘書、俄國友人、觀眾等合影。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台灣原民藝術團首度受邀於24日(當地時間)至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台灣之夜」表演原住民樂舞,受到熱烈歡迎。圖為演後團隊與駐俄羅斯代表處秘書、俄國友人、觀眾等合影。中央社記者黃旭昇莫斯科攝 114年8月3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台俄文化交流/台俄政治低潮交流未斷 歷史文獻與紀錄片串起對話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