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花蓮光復災後清理 彭啓明:市區最快中秋前完成

2025/10/1 12:13(10/1 12: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花蓮光復災區清出淤泥、損壞家具等堆成一座小山丘。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經評估淤泥有再利用的價值,會提出規劃方案。(中央社檔案照片)
花蓮光復災區清出淤泥、損壞家具等堆成一座小山丘。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經評估淤泥有再利用的價值,會提出規劃方案。(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預估3、4日花東將降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說,雨勢預報非颱風等級,淤泥開始硬化,若光復市區降雨可軟化有助清除,最快中秋前市區能清理完成。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釀災,累計18人死亡、6人失聯及逾百人受傷。環境部統計,截至昨天為止,清除淤泥量約1萬267公噸,清除垃圾量約3萬4808公噸。

中央氣象署預測3、4日花東地區會有一波降雨,彭啓明今天受訪表示,首先要關心潰壩會不會再發生,但目前監測堰塞湖水量少,評估之後災情不會再增加。

彭啓明指出,目前預報雨勢不是颱風等級,且淤泥已經開始硬化,若市區能降雨可以軟化、較好清除;至於堆好的淤泥、垃圾處理都依暫置場地規範,有防水、排水設備,基本上影響不大。

彭啓明提到,昨天重新進行交通協調,加上有國軍協助,清除已再加速,預估今天垃圾加淤泥清除量會突破5萬公噸,預估垃圾加淤泥未來幾天每天會有上萬公噸的清除量。

彭啓明評估,中秋節前光復市區有機會清除完成,但要很努力,特別是淤泥會影響家戶、水溝、化糞池等,必須優先解決民生問題;市區外還需持續清理,因為估算整體沖刷出的淤泥量約有3000多萬公噸。

彭啓明提醒,目前光復鄉需水量是往年的1倍以上,需要用來沖涮;很多地方曾淹水,因此水質和居家環境衛生在清洗、消毒要特別注意;許多家戶的馬桶和化糞池被淤泥塞住,需要時間解決,也正在努力進行。

彭啓明指出,經評估沖刷出來的淤泥有再利用的價值,會與經濟部、內政部國土署合作去化,預計本週會提出規劃方案、最快下週執行;不過現在暫置量很大,像是好幾個垃圾掩埋場堆在一起,「暫置是沒辦法的作法」,先將災民的生活恢復為優先。

垃圾部分,彭啓明說,目前是委托花蓮台泥公司處理,但由於產出量大,因此仍需花一些時間。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彭啓明強調,天災無法預知,但在下一個天災來臨前,會提升預警部分,讓民眾能夠避難很重要,以人民安全為最優先。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已備妥暫置區約10公頃,後續也向台糖公司取得同意,預估未來暫置區可達29.55公頃。(編輯:張雅淨)11410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花蓮洪患致災 中油:光復加油站恢復供油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