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北護、龍巖合辦講座 學習面對生命終點智慧

2025/11/11 10:18(11/11 11: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與龍巖慈善事業基金會合辦「最後一哩路的生命智慧」公益講座9日登場,結合演講、音樂欣賞及實務座談,帶領民眾學習面對生命終點的智慧與勇氣,讓每一次道別,都成為生命旅程中溫柔而圓滿的篇章。(國北護生諮系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11月11日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與龍巖慈善事業基金會合辦「最後一哩路的生命智慧」公益講座9日登場,結合演講、音樂欣賞及實務座談,帶領民眾學習面對生命終點的智慧與勇氣,讓每一次道別,都成為生命旅程中溫柔而圓滿的篇章。(國北護生諮系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11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1日電)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與龍巖慈善基金會合辦講座,結合演講、音樂欣賞及實務座談,帶領民眾學習面對生命終點的智慧與勇氣。

國北護生諮系今天發布新聞稿,本月9日由系方、系友會、龍巖慈善基金會合作的「2025市民公益講座-最後一哩路的生命智慧:照護、陪伴、溝通與撫慰」活動,吸數百人到場參與。

生諮系主任李佩怡表示,每個人都會走到最後一哩路,但面臨「即將要走,會發生什麼事,怎麼準備去走」,都是很難的功課。而照顧者要如何陪伴、溝通撫慰,也有很多痛苦累積的智慧,也須運用經驗來反思。

龍巖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梁建芸表示,透過不斷的探索與對話,人們逐漸明白生命的終章並非終點,而是生命另一種形式的延續;悲傷也不只是痛苦,而是讓人重新體悟愛與連結的契機。

生諮系兼任教授林綺雲指出,面對悲傷有3步驟,包括自我照顧、悲傷療癒與和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癒花園」,擁有自我療癒的潛能,只要願意自我照顧、在無助時尋求協助,最終在寬恕的議題上,「你的生命態度決定你會不會快樂。」(編輯:李亨山)11411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