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乳癌防治逾40年 林水龍獲衛福部首屆醫療貢獻獎

2025/11/11 14:47(11/11 15: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衛福部11日上午舉辦第12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總院長林水龍投身乳癌防治40多年不輟,獲衛福部首屆「醫療貢獻獎」表揚。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11月11日
衛福部11日上午舉辦第12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總院長林水龍投身乳癌防治40多年不輟,獲衛福部首屆「醫療貢獻獎」表揚。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11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乳癌是台灣女性頭號殺手,台北仁濟院附設醫院總院長林水龍投身乳癌防治40多年不輟,今天獲衛福部首屆醫療貢獻獎表揚,他不忘借版面呼籲民眾踴躍篩檢,堪稱志業典範。

乳癌高居女性癌症之首,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每年新增乳癌患者約1.7萬人,2023年有2972人因乳癌死亡,相當於每天有8人死於乳癌。

林水龍有感於乳癌對台灣女性的衝擊之大,早在1983年就毅然投身這條路至今,他回想當年甚至只有超音波檢查,幾年後才引進乳房攝影,國民健康署更是到了2000年後,才在全國推動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服務。

當時令他最著急的問題之一,在於很多醫護人員對乳癌防治的概念,「竟然跟一般民眾差不多」,不少醫護沒有篩檢習慣,因此,他在擔任衛福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行長期間,要求醫護「從自己做起」,總不能幫民眾篩檢,結果自己都沒做。

在林水龍奔走下,他率先引進全台首部專用型乳房磁振造影(MRI)設備,大幅提升早期乳癌檢出率,還為了不要讓民眾因高昂檢查費用打退堂鼓,在他任職醫院推出全台首創高危婦女乳房MRI篩檢補助計劃,就盼能更早發現、及早治療。

衛福部今天上午舉辦「第12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從所屬27家醫院共2277名醫師中,遴選出62位表現卓越、足堪楷模的醫師,今年首度增設「醫療貢獻獎」,向退而不休、持續奉獻醫療領域的醫師致敬,由林水龍與醫療財團法人好心肝基金會執行長李懋華獲得。

「這是我一生志業」,林水龍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強調,他認同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政策,治療一個初期患者只要新台幣幾萬元,但到了中晚期,說不定甚至要上百萬元,預防勝於治療,健康永遠最重要。

他除了藉機宣導篩檢重要性,並向政府喊話,應比照國外透過造冊的方式來要求民眾接受篩檢,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要不要篩檢由民眾自行決定,往往確診了都已經是中晚期;就他臨床第一線觀察,總會有一群人一直在做篩檢、另一群人永遠不做,還有一群弱勢民眾乏人問津,比方說住在安養機構、護理之家的人,這些漏洞都應該要設法補起來。(編輯:李亨山)11411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