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社會情緒學習融入高中課程 剖析孔乙己、范進

2025/11/12 17: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近年高中紛紛將「社會情緒學習」(SEL)融入課程中,國文教師從「孔乙己」、「范進中舉」等課文延伸,帶領學生剖析角色情緒,進而學習自我覺察和換位思考。

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指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交覺察、人際關係、負責任的決策等能力。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透過「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將SEL融入國文、英文、生命科學等課程中,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還能學習調解情緒、同理心。

屏東高中國文科老師透過課文,分析魯迅筆下人物「孔乙己」、「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等文本,引導學生剖析角色情緒,並結合薩提爾冰山理論(人的外顯行為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水面下隱藏更深層內在),帶領學生反思「生活」與「生存」的差異;課堂不僅強調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更培養學生在人際互動中換位思考,學會責任決策。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國立陽明交大附中英文科老師,則以「文學小圈圈」與「心情溫度計」為核心策略,協助學生在小組閱讀與討論中建立溝通環境;學生們透過角色分工,降低表達壓力,在討論中逐步展現自信與歸屬感。

教育部表示,各校在教育現場推動SEL,體現教師的創新與實踐精神,協助學生覺察自我情緒、表達感受,逐步培養個人與社會的幸福感,為未來社會注入正向能量。(編輯:吳素柔)11411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