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聯社揭露 南韓收容所不僅長期虐童還送養海外

2019/11/9 22:1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釜山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聯社揭露,南韓釜山一所收容中心不僅強擄、虐待孩童及身心障礙人士長達20年至30年,還把孩童送到海外供人領養,這是大型牟利組織不法行徑的一環,收容所透過剝削孩子生財。

美聯社過去曾揭發南韓於1970年代到1980年代強行把兒童及身心障礙人士送進「兄弟之家」(Brothers Home)等收容中心,當局企圖掩蓋,收容者受虐程度也比最初知道的還要嚴重。

如今美聯社又發現,「兄弟之家」是把孩童輸送給私人領養機構的管道之一。

記者爬梳官方文件及開放洽詢的資訊,找到一些直接證據,證明「兄弟之家」有19個孩子被領養並送到國外,還有一些間接證據顯示,至少還有51人被領養,時間介於1979年到1986年間。

在「兄弟之家」營運的30年間,可能還有更多人被領養,但或許永遠無法得知有多少,許多文件佚失、損毀或被政府及領養機構扣住。

美聯社找到當年被領養的黃女士(J. Hwang),基於隱私考量,她要求使用領養文件上記載的姓氏。

根據文件資料,1982年,黃女士4歲,警察在街頭發現她,把她送到釜山的「兄弟之家」。她第一次被領養時沒有成功,數週後被送到另一所孤兒院,然後又被送往北美洲的新家。

她說:「我主要的疑問之一是,我是否應該待在那裡(指兄弟之家)?或者我的父母,親生父母,是否還在找我?」

黃女士原本不知道自己曾待過「兄弟之家」,她問:「為什麼是我?」

美聯社先前調查揭露了「兄弟之家」的細節,這所收容中心於1960年代到1980年代末期收容數千名當局視為無家可歸的孩童和成人,他們被扣留在那裡,其中許多人被奴役、性侵,甚至被毆打致死。

此外,「兄弟之家」以領養為目的拆散幼童,把孩子送到領養機構,再送到西方國家的家庭。

這段期間,南韓的軍事獨裁政府為了利益,強勢地把窮孩子送到收容機構、國外,也把社會容不下的流浪群體從街道上抹除。

養父母並不知道孩子們經歷過的恐怖,也不知道自己付的錢可能用於資助一所虐待兒童的收容中心。親生父母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兄弟之家」,更不會知道他們被送到國外。

現年50歲的李在植(Lee Chae-sik,音譯)曾在「兄弟之家」工作,他透露在1980年代初期的兩年間,自己每個月都會寫信寄到北美洲,每封信都附上照片,一張是一對外國夫妻,一張是「兄弟之家」的孩子。

他寫下數百次同樣的句子:「我們已收到您寄來的錢和禮物,謝謝。」信中稱呼對方為「養父母」。

李在植指出,照片都歸檔在一個註明為Holt的資料夾,這是一所領養機構的名稱。他說,信件寄出數天後,照片上的孩子就會消失,有好幾十次都是這樣,

李在植相信「兄弟之家」無疑在販賣兒童。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黃女士還透露,她以前並不在乎自己被領養的細節,但現在她滿懷疑問,或許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她的原生家庭是否刻意拋棄她。

她說:「我很好奇我6歲之前的真實故事是什麼,我一輩子都以為的那個故事,如今已不同了。」(譯者:曾依璇/核稿:陳彥鈞)10811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