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二戰終戰80週年 台教會:正視台灣地位國際法理真相

2025/8/14 19:13(8/14 19: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中文版降書。(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中文版降書。(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4日電)台灣教授協會今天發表4點說明表示,終戰80週年之際,基於國際法原則與歷史文件的澄清,中華民國政府在1945年接收台灣的行為,性質為軍事占領與行使統治權的依據,而非主權的移轉。

台灣教授協會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2025年8月15日是第2次世界大戰終戰80週年,此為全球歷史重要轉捩點,對於戰後台灣的歷史發展與國際地位,更是一個必須嚴肅面對與釐清的關鍵時刻。

台教會說,中華民國政府自1945年10月25日接收台灣以來,長期在此地行使統治權。但終戰以來,關於中華民國政府擁有台灣主權、或其在台灣行使統治合法性的論述,長期多以所謂「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或「日本降伏文書」作為依據。

台教會表示,根據國際政治發展與國際法解釋,此類論證實際上仍有待商榷,並需回歸歷史文件與國際條約的本質進行檢視。

台教會說,首先是接收並非主權移轉的依據。長期以來,將中華民國政府1945年10月25日接收台灣的行為,視為台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的依據。然而,此一接收的實際來源,並非直接的主權移轉,而是依據聯合國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的「第一號命令」。

台教會表示,根據這份命令,在中國南京,由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呈遞給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代表何應欽的降書。換言之,「降書」主要說明的是戰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可以接收的地域,並進行戰勝國對戰敗國日本帝國統治區域的接收劃分,與主權的移轉並無直接關係。

其次是「國際條約:終戰地位確立的唯一法源」。台教會說,若主張戰後要依據「開羅宣言」或「波茨坦宣言」的內容來做領土劃分,即使在此論述下,英美等盟國清楚告知中華民國政府,不能僅憑「開羅宣言」就改變領土或主權的現狀,必須要根據一個正式的國際條約,才能進行領土主權的改變。這可透過英美兩國當年給中華民國政府的文件得到佐證,條約才是國際法上戰爭結束的最後依據。

第三是「舊金山和約」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國際法開端。台教會表示,「舊金山和約」第2條規定日本茲放棄其對於台灣與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但卻沒有明定其歸屬。這正是戰後「台灣地位未定論」重要的國際法開端。

台教會說,台灣地位未定的安排,是美國為主的國際社會相當刻意的處理,而不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有代表參加舊金山和會,進而導致台灣與澎湖主權歸屬問題內容的擱置。事實上,根據國史館的蔣介石檔案,早在和會召開之前,總統蔣介石就已收到來自美國的相關說明,並了解該和約不可能將台灣與澎湖劃歸中華民國(中國)的領土。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第四,正視歷史,確立台灣國家地位。台教會表示,綜上所述,基於國際法原則與歷史文件的澄清,中華民國政府在1945年接收台灣的行為,其性質為軍事占領與行使統治權的依據,而非主權的移轉。台灣的國際地位,在「舊金山和約」中被刻意處理為「未定」,且此一狀態並未因後續的「台北和約」而改變。

台教會說,二戰終戰80週年之際,台灣社會必須正視這些歷史與國際法的事實。釐清台灣地位的國際法理,不僅是尊重歷史真相的表現,更是台灣在複雜國際局勢中確立自身定位、捍衛國家利益的基礎,唯有清晰理解自身地位的法理依據,台灣才能更堅定地走向未來,並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為明確的角色。(編輯:林克倫)11408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二戰終戰80週年 台灣國家聯盟提815紀念3大主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