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TikTok德國員工罷工 訓練AI卻成被取代對象

2025/9/20 07:50(9/20 08: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TikTok德國員工7月發起首次抗爭行動,在柏林TikTok德國總部附近高舉「我們訓練你們的機器,請給予我們應得的報酬」,抗議公司計畫裁撤內容審查部門,將工作外包及交由人工智慧處理。(Christian Jungeblodt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4年9月20日
TikTok德國員工7月發起首次抗爭行動,在柏林TikTok德國總部附近高舉「我們訓練你們的機器,請給予我們應得的報酬」,抗議公司計畫裁撤內容審查部門,將工作外包及交由人工智慧處理。(Christian Jungeblodt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4年9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0日專電)短影音平台TikTok德國員工下週將再次發動罷工,抗議公司計畫裁撤內容審查部門。這些員工長期負責標記、分類有害內容,親手協助訓練人工智慧(AI),如今卻面臨被AI與外包取代的命運。

德國最大服務業工會ver.di預告,TikTok計畫解散約150人的「信任與安全」(Trust-and-Safety)部門,且自7月起拒絕勞資談判,因此決定23日起展開為期4天的罷工行動。

「信任與安全」部門負責內容審查,員工每天需面對兒童性暴力、恐攻影片與血腥暴力等高壓影像。ver.di要求TikTok支付相當於3年薪資的遣散費,並將解僱通知期延長至12個月,迄今未得到TikTok回應。

2022年歐盟「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上路,要求大型平台強化非法與有害內容的管理。ver.di強調,審查員的工作對平台是否能合法營運至關重要。

ver.di媒體部副主任克倫特爾(Lucas Krentel)進一步指出,這場爭議不僅止於勞資糾紛,更涉及一個更大的命題:「我們希望科技巨頭能為人工智慧帶來的社會影響承擔責任」。

近年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導入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要求員工大量標記與分類內容,協助AI訓練。但當系統逐漸成熟後,企業便以技術進步或降低成本為由裁撤原有人力。

TikTok的內容審查員正是如此,面臨「親手訓練AI,卻進一步成為被AI取代對象」困境。

ver.di引述員工說法指出,TikTok基於成本考量,打算將工作交由AI或外包處理,但過去已發生多次TikTok系統錯將彩虹旗標為「有爭議」或「仇恨言論」的案例,若完全依賴不理解當地社會脈絡的機器,將帶來嚴重風險。

目前罷工行動已獲不少聲援,左派黨(Die Linke)議員瓦爾戈耶洛(Damiano Valgoeljo)批評,企業在獲利後便將員工拋棄,這樣的情況在德國和世界各地屢見不鮮,因此員工透過抗爭爭取權益格外重要。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社民黨議員麥爾(Sven Meyer)則認為,這是當今平台經濟的普遍模式,國際科技公司來去自如,只顧剝削不負責任,把代價留給勞工與當地社會。

TikTok員工自7月起即啟動首次罷工行動,是德國社群媒體產業類罷工首例。ver.di指出,內容審查員的處境並非個案,今年4月肯亞奈洛比已成立「全球內容審查員工會聯盟」,目標推動制定國際共同標準,要跨國科技公司承擔更多對內容審查員的相應責任。(編輯:唐聲揚)11409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國際音樂組織稱AI業者吸走全球資料庫 批涉蓄意侵權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