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 引發中國慣用經濟脅迫報復

2025/11/16 18:3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6日專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強烈反對,呼籲公民暫時避免赴日旅遊,採取以觀光業為目標的報復性措施。這種藉由經濟上施壓對方讓步的「經濟脅迫」是中國慣用手段,如果日本拒絕撤回高市答辯內容,中方似乎有意升級施壓強度。

共同社報導,中國早在2010年就曾因在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附近發生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船相撞事件,暫停對日本出口稀土。2012年,日本政府將尖閣諸島國有化,中國也掀起抵制日貨與反日示威,政府甚至默許民眾襲擊日系企業,造成嚴重損失。

此外,針對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對抗的菲律賓,以及因為調查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源頭而交惡的澳洲,中國都曾採取貿易報復手段。

產經新聞指出,中國外交部在通知中宣稱,「日本領導人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嚴重惡化中日人員交流氛圍,給在日中國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帶來重大風險」,是要營造「高市政權的外交態度,導致區域關係緊張升級」的印象,且會根據高市政權的反應逐步出牌,增加對日施壓強度。

中國呼籲公民暫時避免赴日旅遊,被視為針對日本觀光業的經濟報復措施。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至9月訪日外國遊客估計約3165萬人,其中最多的是中國人,約749萬人。

此外,中國也試圖透過國際輿論戰,塑造高市政權的對外政策「具有危險性」的印象。

中國政府從13日起提高批評日本的力道。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稱,「日方若不深刻汲取歷史教訓,膽敢鋌而走險,甚至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必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銅牆鐵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付出慘痛代價」。

中國外交部已經暗示,如果高市不撤回發言,「一切後果將由日方承擔」。中國官媒也宣稱,「中方已做好對日實質反制準備」,顯示可能進一步升級施壓,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會採取多強硬的手段。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11月下旬將在南非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將出席,屆時高市和李強或許將首次接觸,但兩人能否舉行會談仍不明朗。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目前尚未定案」。

日本政府方面目前正在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對於高市國會答辯的強烈反彈。

共同社報導,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對於中方要求撤回高市答辯,「根本無法做到」,但也憂心若對抗升級,恐波及其他經濟層面,例如中國可能再次採取稀土出口管制等報復措施。為了緩和情勢,日本政府正呼籲展開領袖級對話,但實現難度相當高。

報導稱,中國對於高市的「台灣有事」答辯反應不僅止於抗議,甚至擴大到呼籲公民暫時停止赴日旅遊,超出日本政府預期。相關人士表示,「現在是關鍵分歧點,如果繼續惡化下去,可能會升級為經濟報復」。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存立危機事態),這番言論引起中國強烈不滿,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更在X發出斬首暴言,導致外交風波擴大。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13日深夜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金杉憲治提出抗議,日本外務省次官船越健裕隔日也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就薛劍的發言提出嚴正抗議,要求中方適當處理。隨後,中國外交部與駐日大使館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中日關係急速降溫。(編輯:韋樞)11411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眾院稱中國操控關鍵礦物 中方駁:毫無可信度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