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張榮發基金會《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結果出爐!博愛座、以巴戰爭皆成題材

發稿時間:2024/02/19 10:11:4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219 10:11:49)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八年級生的公民認知表現,在24個調查國家中排名第一。長期免費發行《道德月刊》的張榮發基金會,日前公布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結果,全臺共超過五百位國中學生投稿,結合相關時事,不只將博愛座、以巴戰爭等熱門議題寫入文章展現思辨能力,也用切身經驗寫故事,表達最真摯的公民與道德情懷。

張榮發基金會邀請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一名得獎學校來義高中國中部師生,北上與執行長鍾德美(第二排左四)相見歡,並進行溫暖的頒獎儀式。
張榮發基金會邀請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一名得獎學校來義高中國中部師生,北上與執行長鍾德美(第二排左四)相見歡,並進行溫暖的頒獎儀式。

《道德月刊》全台國中徵文比賽分一般組與偏鄉組,除獎金與獎狀,還補助交通與午餐經費,邀請得獎者所屬全班師生前來台北參觀長榮海事博物館與校外教學。若由老師主動帶領參賽且於「偏鄉組」獲獎者,加碼提供一萬元的閱讀禮金,由於一人獲獎,全班同享榮耀,讓學生們更勇於下筆。

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右三)與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一名杜育名(左三)、佳作黃聖理(右二)、佳作絲樂.法拉屋樂(左一)及來義高中國中部校長陳冠明(右一)、指導老師葉素玲(左二)合影留念。
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右三)與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一名杜育名(左三)、佳作黃聖理(右二)、佳作絲樂.法拉屋樂(左一)及來義高中國中部校長陳冠明(右一)、指導老師葉素玲(左二)合影留念。

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表示:「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提出『文以載道』,時至今日,各種網路文章、訊息以假亂真、移花接木,造成價值混淆,但也因為如此,反襯出一篇好文章的重要,可傳道揚善、發人深省。」她日前並與第一團來會參觀的屏東縣來義高中國中部師生相見歡。

本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第一名杜育名同學(左二)在現場朗讀得獎作品〈博愛座〉金句。
本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第一名杜育名同學(左二)在現場朗讀得獎作品〈博愛座〉金句。


來義高中國中部囊括此次偏鄉組第一名及佳作兩名,由校長陳冠明親率師生北上領獎,第一名作品〈博愛座〉由讓座爭議出發,回溯各國設立博愛座初衷,再對照作者出身排灣族的搖搖飯文化中,展現部落體諒他人與共享的文化傳統,獲得評審團一致好評。

來義高中國中部在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中獲獎的三位同學,受邀在象徵榮譽的品格大樹前簽名,並與校長陳冠明(左一)、及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右一)合影。
來義高中國中部在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中獲獎的三位同學,受邀在象徵榮譽的品格大樹前簽名,並與校長陳冠明(左一)、及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右一)合影。

基金會除將文章做成精美卷軸致贈校方外,執行長鍾德美也邀請作者杜育明現場朗讀其文章金句,三位得獎學生並在象徵榮譽的品格大樹上簽名留念。來義的陳冠明校長表示,該校是教育部閱讀磐石獎特色學校之一,感謝基金會照顧偏鄉,讓孩子們有機會來到城市、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指導老師葉素玲也分享,最後帶領全班投了5篇作品,在將稿件投出去那一刻,全班都尖叫歡呼!她告訴同學,完成即是得獎!感謝基金會讓偏鄉孩子有機會被看見。

來義高中國中部本屆囊括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第一名及佳作兩名,由基金會招待全班北上參觀長榮海事博物館,進行兩天一夜校外教學。
來義高中國中部本屆囊括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第一名及佳作兩名,由基金會招待全班北上參觀長榮海事博物館,進行兩天一夜校外教學。

一般組第一名則是出自嘉義市民生國中吳怡霈所寫的〈溫暖人間的一縷光〉,從今年最熱的國際新聞以巴戰爭,探討無國界醫師不懼戰火威脅,以人道救援的精神自我期許,並對社會有更多同理心,成為別人的光。所有得獎文章已刊登在基金會官網上,歡迎各界上網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