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澳紐台灣協會舉辦雪梨228事件紀念活動——共同追憶歷史,團結守護民主

發稿時間:2025/03/17 10:05:4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17 10:05:41)3月15日,澳紐台灣協會(TAA)在雪梨舉辦了以「在歷史中找到家園:以愛緬懷、拒絕遺忘」為主題的228事件紀念活動,吸引了百餘名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背景的朋友齊聚一堂。這場活動不僅是對台灣歷史的追憶,更是對民主價值的堅定承諾。

這是雪梨台灣社群首次聯合舉辦228紀念活動,獲得多個團體的大力支持,澳洲台灣青松會、澳洲台灣婦友會、澳洲新南威爾斯國際傑人會、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 雪梨分會、澳洲台灣公共事務會、澳洲台灣商會以及Urban Stellar Pty Ltd。參與者中,有多年支持弱勢團體的Bill Crews 牧師,也有來自西藏、香港及中國的友人,展現了跨文化團體對於民主與人權的關心。

歷史記憶與民主價值的傳承
活動由澳紐台灣協會代表顏杏芳、童致元與陳冠文開場,他們強調,紀念228事件不僅是對過去的反思,更是為了確保未來不再重蹈覆轍。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吳正偉處長在致詞時表示,台灣的民主發展來之不易,轉型正義是社會和解的重要基石,而海外台灣人更是推動國際連結的重要力量。Willoughby市議員莊明雪也在致詞中提到,唯有面對歷史,才能真正理解民主的可貴,並確保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

海外台灣人的貢獻:文化、藝術與國際對話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曾被台灣威權政府列入黑名單的民主運動人士楊黃美幸女士擔任主講嘉賓。活動主講人楊黃美幸女士由麥覺理大學歷史學者郭美芬博士介紹,郭博士強調,楊黃女士的親身經歷體現了台灣民主運動的艱辛歷程,也為當代海外台灣人如何參與國際對話提供了借鑒。除了民主運動的貢獻,楊黃女士長期致力於透過歷史、文化與藝術建立台灣與國際社會的連結,並擔任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與彭明敏基金會董事長,推動海外台灣人社群的發展。她強調,讓世界更了解台灣的歷史與價值,需要透過多元的文化表達與跨國對話,並鼓勵年輕世代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提醒大家:「政治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每個人的責任。」

隨後,現場播放了陳慧齡導演歷時十年拍攝的紀錄片《給阿嬤的一封信》。這部作品透過個人的家族記憶與台灣歷史交織出集體記憶的軌跡,看似破碎的家族故事,在世代的接棒與傳承中,逐步拼湊出台灣的群體意識。

放映結束後,陳導演與觀眾展開討論,分享如何透過影像藝術讓歷史不被遺忘,並進一步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讓過去被掩蓋的故事持續發聲,影響未來。

嚴肅議題,也能成為交流與團結的契機
為了讓參與者能夠更輕鬆地交流,活動最後安排了「民主的滋味」分享環節,大家一邊品嚐台灣炒米粉,一邊彼此認識,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推動民主與人權。

這場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緬懷,也是對未來的承諾。澳紐台灣協會期望,這次活動能夠凝聚雪梨的台灣社群,讓更多人透過文化、藝術和日常交流,成為守護民主的夥伴,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

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吳正偉處長夫婦與協會代表合影 (Connor Sheng 攝影)
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吳正偉處長夫婦與協會代表合影 (Connor Sheng 攝影)

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吳正偉處長致詞(Connor Sheng 攝影)
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吳正偉處長致詞(Connor Sheng 攝影)

與會觀賞「給阿嬤的一封信」觀眾合影(Connor Sheng 攝影)
與會觀賞「給阿嬤的一封信」觀眾合影(Connor Sheng 攝影)

吳處長與與會觀眾觀賞「給阿嬤的一封信」(Connor Sheng 攝影)
吳處長與與會觀眾觀賞「給阿嬤的一封信」(Connor Sheng 攝影)

莊議員致詞(Connor Sheng 攝影)
莊議員致詞(Connor Sheng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