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銘傳校園 綬草現蹤!珍稀原生蘭悄然綻放 見證生態環境的永續共生

發稿時間:2025/04/15 13:56:2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15 13:56:23)春意盎然的時節,銘傳大學桃園校區悄然迎來一位嬌小的訪客──綬草(Spiranthes sinensis)。這種珍貴原生蘭科植物,近日於行政大樓兩側草地、EE棟後方邊坡草坪等處綻放小花,粉白色花朵螺旋排列,宛如綬帶般纏繞,是春季草地上最引人注目的生態亮點,也為銘傳校園生物多樣性再添一筆生動註解。

銘傳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小組近期在校園中,發現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的授草蹤跡。(圖/王甯儀拍攝)
銘傳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小組近期在校園中,發現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的授草蹤跡。(圖/王甯儀拍攝)

綬草,又名「清明草」,是台灣花形最小的原生蘭花,其花期多在清明前後,因而得名。它對環境條件要求極高,須仰賴無農藥污染的草地、共生菌根菌及土壤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才能生長茁壯,因此被視為典型的生態指標物種(indicator species),是一種能反映當地生態環境健康程度的代表植物。

銘傳大學生科系主任林翰佐表示,「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是銘傳高教深耕計畫的重要指標,也是推動永續校園政策的實踐指標。此次綬草在校園自然綻放,不僅印證本校長期友善環境、減少人為干預的綠化成果,也展現高教深耕辦公室、永續處、學務處及生科系跨單位協力,推動校園生態保育之具體成果。未來,銘傳將持續鼓勵師生投入校園動植物相調查,深化生態教育,實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為永續校園政策落實提供科學基礎。

綬草是一種在清明節前後於草地上開花的少數地生蘭科植物,因此又被稱為「清明草」。
綬草是一種在清明節前後於草地上開花的少數地生蘭科植物,因此又被稱為「清明草」。

綬草的文化脈絡可追溯至中國周代,《詩經.陳風》中曾以綬草比喻世事無常。除了觀賞價值,綬草亦具藥用潛力,據《中華本草》記載,具有益氣養陰、清熱解毒等療效,現代醫學更指出其所含成分,具有抗腫瘤等生物活性,展現未來生藥開發的潛力。

雖然綬草在全球分布廣泛,但由於其對生長條件的敏感性,在人類活動密集或農藥使用普遍的區域難以繁衍,導致其生存受到威脅。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綬草目前被列入附錄Ⅱ物種,雖未立即瀕危,仍須嚴格監管與保護,例如關渡自然公園已將盜採綬草行為,列為明文禁止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