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傳承與創新 南大職輔講座引領原住民學生探索職涯與文化融合

發稿時間:2025/05/07 09:31:2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7 09:31:28)為推動原住民族學生職涯發展,國立臺南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於4月23日舉辦「你 布織 知道的事」— Sayhu!你來說職輔講座。活動為響應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職涯輔導計畫,特別邀請「布農朋友工作坊」負責人余仁瑋,透過生命故事分享與原住民捕夢網手作體驗,帶領南大同學們探索編織藝術及文化色彩學,並激發創造力與深度學習。

南大原資中心特別邀請「布農朋友工作坊」負責人余仁瑋,帶領南大同學們探索編織藝術及文化色彩學
南大原資中心特別邀請「布農朋友工作坊」負責人余仁瑋,帶領南大同學們探索編織藝術及文化色彩學

余老師在講座中提及自己在布農文化背景下的成長經驗。他回顧在傳統文化中,織布與線材工作主要由女性負責,然而作為男性的他卻對編織著迷,年少時因違反習俗而遭長輩以藤心鞭打。儘管如此,這並未使他退縮,反而激發他突破性別框架,堅定學習的決心,並延續並創新編織文化。

余老師分享了一句話:「文化為弓,創意為箭」,引導南大同學們思考,如何運用創意將自己所承襲的文化之美傳遞到世界各地,並強調每個族群都擁有獨特的文化價值。這份文化即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弓,而創意則是將這份文化發揮到極致的箭。

南大原資中心希望透過此講座,對學生們的文化認同與創意實踐產生深遠影響,並激發他們探索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南大原資中心希望透過此講座,對學生們的文化認同與創意實踐產生深遠影響,並激發他們探索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參與講座的南大教育學系Haisul同學表示,這場講座讓他重新認識母體文化的重要性。他提到,儘管余老師來自布農族,但他積極學習其他族群的文化,例如排灣、魯凱、泰雅,甚至客家族的春仔花工藝,促使自己開始反思對文化的認同與理解是否足夠。Haisul同學也分享,最讓他感動的是余老師的話語,提醒著文化是我們與生俱來握在手裡的弓,原住民承襲祖先留下的智慧與技藝,該如何透過創意,讓這支箭射出時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余老師引導南大同學們思考,如何運用創意將自己所承襲的文化之美傳遞到世界各地
余老師引導南大同學們思考,如何運用創意將自己所承襲的文化之美傳遞到世界各地

南大原資中心希望透過此講座,對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創意實踐產生深遠影響,並激發同學進一步探索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活動不僅讓同學們認識文化的獨特價值,也鼓勵他們將傳統智慧與創意結合,開啟職涯發展的新視角。學生們將能以文化為基礎,融合現代技能,在未來職場中發揮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