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育幼院媽媽以無差別的愛,為等家孩子共築家的模樣

發稿時間:2025/05/09 16:42:1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09 16:42:10)在台灣,有許多孩子因家庭變故而無法與親生父母同住,進入育幼院生活。而在這些院所中,有一群人默默站在照顧的第一線,他們不是親生母親,卻以母親的姿態和專業,用心守護孩子成長的每一刻——他們是「育幼院媽媽」。

在育幼院裡,孩子口中的「媽媽」不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種全方位的角色承擔者。他們是細心照護的保育員、是默默規劃未來的社工、是陪伴成長的生輔員,也是用心烹煮每一餐的廚工媽媽。不論他們是以哪種身分存在,卻有一個共通點——用無私的愛,為失去原生家庭功能的孩子築起一個可以依靠的「家」。他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從身體照顧到情緒安撫,從三餐溫飽到人生指引,默默守護孩子的身心靈,為孩子構築出另一種家的模樣,讓他們在風雨中依然能穩定長大,擁有重新相信世界的勇氣。

▲育幼院孩子口中的「媽媽」不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種全方位的角色承擔者,以無差別的愛,為等家孩子共築家的模樣。(圖片來源:徐月蘭基金會)
▲育幼院孩子口中的「媽媽」不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種全方位的角色承擔者,以無差別的愛,為等家孩子共築家的模樣。(圖片來源:徐月蘭基金會)

【社工「媽媽」:在破碎家庭中,牽起孩子的第一雙手】
社工是育幼院中極為關鍵的一環,負責評估家庭狀況,決定是否需要安置,而這樣的工作總是充滿挑戰與掙扎。一位社工分享:「有時候我們知道孩子應該跟家人生活,但有些家庭情況不適合養育孩子,必須進行安置。看著年紀小的孩子們必須離開原生家庭,來到陌生環境重新適應,一雙無辜的大眼,表情似乎在說『這是哪裡?你們是誰?我要在這住多久?』內心著實不忍,無奈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只得帶離孩子。」他們不僅是行政上的協調者,更是孩子情緒的安撫者,是最早認識他們,也最長期陪伴的角色,陪伴孩子走過人生的各個轉折點。

【保育員「媽媽」:讓愛成為一場不間斷的接力賽】
育幼院的保育員媽媽們是以輪班的方式接力守護著孩子的生活。雖然他們不是同一個人,卻像是接力賽的隊友,輪流把愛的棒子遞給下一位,確保每個孩子從清晨到深夜都有溫暖的依靠。有人在早晨迎接孩子的笑臉,有人在深夜陪伴孩子入眠,雖然孩子每天面對的是不同的「媽媽」,但他們的愛卻無縫接軌、不曾間斷。「有時候晚上睡覺,閉上眼睛都會想到這些孩子,只要平平安安、健康長大就好…。」這是許多保育員媽媽都會有的心聲,工作再累,回到家了之後,心裡依舊掛念孩子,這就是育幼院媽媽無差別的心。

▲育幼院的媽媽們以輪班的方式接力守護著孩子的生活,像是接力賽的隊友,輪流把愛的棒子遞給下一位,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全天候的照顧。(圖片來源:南港關愛之子家園)
▲育幼院的媽媽們以輪班的方式接力守護著孩子的生活,像是接力賽的隊友,輪流把愛的棒子遞給下一位,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全天候的照顧。(圖片來源:南港關愛之子家園)

【生輔員「媽媽」:是等家孩子生命中最堅韌的導航者】
當孩子在育幼院裡步入青春期,情緒與行為的波動也隨之而來。此時陪伴他們最深的,往往是生輔員媽媽。他們不只是生活上的協助者,更是情緒的安撫者與價值觀的引導者。每天面對孩子間的衝突與摩擦,媽媽們得時時提醒自己,以公平、理性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孩子,因為一絲差別對待,都可能讓孩子失去信任。有時在面對孩子們層出不窮的問題之下,生輔員也會萌生『我是不是無法勝任這份工作?』而產生想放棄的念頭,但每當看到孩子貼心可愛的一面,又讓他們重新堅定留下來的決心。

▲生輔員工作內容包括照顧孩子的生活、帶孩子就醫、休閒活動、緊急事件處理等,涵蓋的範圍相關廣泛。(圖片來源:聖道兒童之家)
▲生輔員工作內容包括照顧孩子的生活、帶孩子就醫、休閒活動、緊急事件處理等,涵蓋的範圍相關廣泛。(圖片來源:聖道兒童之家)

【廚工「媽媽」:用一日三餐,築起孩子的安全感】
在育幼院裡,「吃飯」不只是填飽肚子的儀式,更是孩子重建安全感的寶貴時機。對許多來自失功能家庭的孩子而言,一日三餐的規律、熟悉的味道、溫熱的飯菜,都是穩定生活的依靠。像是雲林長愛家園育幼院的廚媽表示,他會針對孩子的健康需求設計菜單,而當他看到孩子們吃得開心,就會讓他倍感欣慰 ;育德兒童之家創辦人則堅信:「只要用心,沒有孩子不愛吃飯」,於是他自製各式泡菜與小菜,讓餐桌更有風味,也帶著孩子學會惜物與分享。他們用一日三餐的細心與耐心,累積孩子對生活的信任感。

▲育幼院的廚媽們除了每天費心的為孩子們準備兼具營養與口感的餐食外,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學習烹飪,以培養自立的能力。(圖片來源:花蓮希望學園)
▲育幼院的廚媽們除了每天費心的為孩子們準備兼具營養與口感的餐食外,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學習烹飪,以培養自立的能力。(圖片來源:花蓮希望學園)

在母親節前夕,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特別向全台辛勤的育幼院照顧人員致上最深敬意。他們雖不是孩子的親生母親,卻以無差別的愛與多重角色,接力守護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協會執行長王子瑜表示:「維持一個穩定的照顧關係,需有一群願意長期付出的人,也需要一個能持續支持他們的系統。多年來協會秉持著支持兒少安置機構的初衷,依循衛福部兒少安置機構的政策方向,透過捐物、訪視、倡議與陪伴等方式,努力成為這些『育幼院媽媽』們可信賴倚靠的堅強後盾。」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透過捐物、訪視、倡議與陪伴等方式,努力成為這些『育幼院媽媽』們可信賴倚靠的堅強後盾。(圖片來源:台南麻二甲之家)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透過捐物、訪視、倡議與陪伴等方式,努力成為這些『育幼院媽媽』們可信賴倚靠的堅強後盾。(圖片來源:台南麻二甲之家)

在這個屬於感謝母親的節日,我們誠摯邀請社會大眾一起傾聽他們的故事,給予更多關懷與支持,歡迎加入等家寶寶官方LINE,與我們一起守護更多孩子的笑容。 LINE@|525lyjrp

等家寶寶社福協會官網:https://greenbox.tw/Baby/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