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打造數位時代中的覺察指南 2025冬季學校成果發表亮眼

發稿時間:2025/05/12 14:40:4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2 14:40:45)

2025年生命和平大學線上冬季學校成果發表會,以創辦人心道法師引導的9分鐘「平安禪」揭開序幕。(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2025年生命和平大學線上冬季學校成果發表會,以創辦人心道法師引導的9分鐘「平安禪」揭開序幕。(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2025年生命和平大學線上冬季學校系列課程5月10日舉行成果發表會,延續慣例以創辦人心道法師引導的9分鐘「平安禪」揭開序幕,與會的教授與學生靜心共振,讓身心靈進入沉穩的討論狀態。來自不同背景的研究生展現豐富視角,圍繞靈性、生態與科技交會的可能性,提出具創造力的專案構想,點燃與會者對未來教育與社會創新的想像。

5位教授引導 激發研究生創新構想

繼4月13日的結業式後,歷經近一個月的醞釀與深度討論,10日的發表會在德國慕尼黑大學馮布魯克(Michael von Brück)、本茲(Alexander Benz)、珀佩爾(Ernst Pöppel)3位教授、及希臘亞里斯多德大學教授扎巴尼奧圖(Anastasia Zabaniotou)、瑞士自然科學學院永續研究倡議主席彼得愛德華茲(Peter Edwards)教授帶領下,呈現跨領域的創新構想。

發表會熱烈討論 共築靈性生態願景

研究生發表兼具深度與創意的專案構想,從數位科技介面到靈性空間設計,引發教授與研究生之間多輪熱烈討論與交流。科技組提出結合冥想、社群挑戰與自然覺察的現代化應用構想,嘗試建立日常生活中的靈性實踐機制;另有小組以修道院花園為靈感,探討歷史空間中的靈性意涵,並延伸至現代城市的療癒景觀設計。師生在雲端不僅積極給予具體建議,也從哲學、藝術、農法等多重視角互相補充,展現出高度的跨領域共創精神與學術參與度。

心道法師總結「生態即靈性」的核心理念

發表會尾聲,生命和平大學創辦人心道法師特別上線,他感謝教授與顧問群提供的建言,並重申大學存在的核心精神:「一即一切,生態就是靈性,靈性就是生態;上帝就是靈性,靈性就是上帝。」他認為生命和平大學是一個讓人心連結的平台,讓眾人一同見證與實踐靈性生態的力量,呼籲所有人一同行動,成為「和平與生態的播種者」。

下一站 預告靈性生態邁向歐洲學術前線

馮布魯克預告,下個重大活動為6月4日至5日,在德國帕紹大學(University of Passau)舉辦「靈性生態座談會」。屆時將邀請來自地理、工程、神學、藝術等多元領域的學者,深入探討靈性生態課程如何成為生態轉型的重要助力,屆時將採實體與線上方式並行,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科技組的專案發表相當亮眼,教授們給予高度好評。(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科技組的專案發表相當亮眼,教授們給予高度好評。(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科技組研究生的專案報告,引起熱烈討論。(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科技組研究生的專案報告,引起熱烈討論。(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有一組的專案報告以歐洲中世紀修道院花園為例,探索靈性生態在空間設計中的實踐。(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有一組的專案報告以歐洲中世紀修道院花園為例,探索靈性生態在空間設計中的實踐。(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6月4日至5日將在德國帕紹大學舉辦「靈性生態座談會」。(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6月4日至5日將在德國帕紹大學舉辦「靈性生態座談會」。(圖由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