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518國際博物館日起跑 展現博物館文化科技成果 文化部長李遠:鼓勵年輕人走進博物館

發稿時間:2025/05/14 14:03:5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4 14:03:55)為迎接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部今(14)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舉辦記者會,展現臺灣各博物館的核心價值與多元魅力。文化部長李遠、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暨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洪世佑、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余佩瑾、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蔡政良及各博物館代表等貴賓出席,歡慶並宣布全臺各縣市博物館推出多項精彩優惠及串聯科技的體驗活動,聚焦科技應用於博物館體驗的無限可能,邀請民眾走進博物館,一起「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

文化部表示,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公佈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呼籲博物館再想像自身作為文化認同的重要連結者、創新者與管理者的角色,探索博物館如何保護無形資產,運用年輕世代的力量,並推動創新科技。

為回應ICOM主題,文化部特別於今日以「博物館與科技應用體驗」為主軸,展示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等9所博物館,推出VR(虛擬實境)與實境解謎、數位遊戲等博物館結合青年力量及應用創新科技的成果,期盼邀請民眾走入各館,親身體驗各博物館透過科技與沉浸式技術的應用,將博物館典藏結合主題知識,轉化為容易接觸與理解的展示內容。

「如果一生中都能在博物館工作,應該是很幸福的事」,李遠表示,他上任後走訪了許多附屬博物館及庫房,即使是看似枯燥乏味、日復一日的修復工作,都讓他感受到修復師一點一滴完成象徵人類文明及智慧的文物修復後,所帶來的快樂。李遠提到,曾經有個博物館跟他要了一份他前一晚才覺得沒必要留存而撕碎準備丟掉的手稿,修復師透過精細的修復,讓撕碎的手稿完全看不出痕跡。他今天也特地戴著18年前決定不再上班全數丟掉後還僅存的一條領帶到場,代表博物館存在所展現的歷史意義。

「原來許多我認為沒價值的東西在博物館卻充滿價值,所以這一年我也捐了很多包含我父親及自己的東西給博物館」。李遠說,他從小就喜歡到博物館,可說是隨著博物館長大的,從博物館裡感受到許多的幸福感,博物館收藏著人類集體的文明及智慧,「走進博物館能找到活著的意義」。

李遠提到,今年的博物館特別強調科技的創新及青年的參與,因此,文化部除了特別邀集各館展現近年文化科技創新成果,配合博物館日,文化部也推出「博物館青春出任務」文化幣加碼回饋活動。5月17日至18日兩天,只要在文化部所屬館所使用文化幣購買門票、文創商品或參與收費體驗活動,即可享有13至15歲消費1點送1點、16至22歲消費2點送1點的加碼優惠,也就是13至15歲青年有機會將600點放大為1200點、16至22歲則有機會獲得最高回饋600點的優惠。「這只是開始,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結合文化幣的規劃,要讓青年走進博物館」。

李遠也說,「百大文化基地」近期已公布入選名單,各基地也開始持續推出主題特色的文化走讀路線,在博物館日時,文化部所屬博物館也率先響應,由位於臺北城南的史博館在5月23日、29日首發「城南串串.文青咖甜蜜」路線,以牯嶺街小劇場、紀州庵文學森林兩處文化基地鄰近特色景點規劃走讀路線,希望讓大家在散步行旅中發現臺北城的歷史變遷。

李遠說,文化部發起這些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鼓勵年輕人,「博物館不是難懂的知識、遙不可及的地方,而是歡迎大家共同參與,也是有趣、好玩的場域」,更要讓年輕人透過進入博物館理解他們是生活在一個有文化、有歷史的土地上,而不是一個虛無飄渺的環境。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暨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洪世佑表示,今年518博物館日主題之下含有3個子題,期盼博物館應與社區增加多元互動,讓「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再生;也期待博物館作為「青年參與」公共議題及創意實踐的場域;同時,面對科技衝擊,博物館應該要應用「數位科技」做文化保存,讓營運績效更好。

為表彰博物館的專業典範,文化部也於今日由李遠親自授證予2024年獲得博物館認證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文化部表示,故宮致力於落實典藏數位開放、開發數位策展、推動多元教育方案、辦理國際合作交流等,展現博物館專業;史前館整合考古學、民族學等跨領域學科,策展觀點多元且與公眾共作,並連結原住民社群彼此互相合作,將典藏與研究成果轉譯為大眾可親近的展覽或教育活動等,均為當代博物館的專業實踐。

各項518博物館日活動資訊請參考「博物之島」網站(https://museums.moc.gov.tw/MuseumDay)或「518國際博物館日」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518museumday)。

文化部長李遠說明「博物館青春出任務」文化幣加碼回饋活動,青年朋友可以在國際博物館日之際,享受各博物館的精彩活動,也能放大手中的文化幣。
文化部長李遠說明「博物館青春出任務」文化幣加碼回饋活動,青年朋友可以在國際博物館日之際,享受各博物館的精彩活動,也能放大手中的文化幣。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暨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洪世佑表示,今年518博物館日主題之下含有3個子題,期盼博物館應與社區增加多元互動,讓「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再生。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暨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洪世佑表示,今年518博物館日主題之下含有3個子題,期盼博物館應與社區增加多元互動,讓「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再生。

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榮獲2024年博物館認證館所,文化部長李遠(中)贈予獎項,由故宮副院長余佩瑾(左)及史前館長蔡政良(右)代表受贈。
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榮獲2024年博物館認證館所,文化部長李遠(中)贈予獎項,由故宮副院長余佩瑾(左)及史前館長蔡政良(右)代表受贈。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呈現《直擊博物館後台-3D再現臺灣史前》,文化部長李遠體驗3D掃描設備及3D列印操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呈現《直擊博物館後台-3D再現臺灣史前》,文化部長李遠體驗3D掃描設備及3D列印操作。

文化部長李遠與各博物館代表共同迎接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歡慶宣布全臺各縣市博物館將推出多項精彩優惠及串聯科技的體驗活動。
文化部長李遠與各博物館代表共同迎接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歡慶宣布全臺各縣市博物館將推出多項精彩優惠及串聯科技的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