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京都揭幕 屏東明興閣、全樂閣布袋戲團助陣開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26 09:34:43)由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促成、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合作辦理的國際交流展「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24日於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盛大開幕,駐日臺灣文化中心特別邀請屏東縣「全樂閣木偶劇團」與「明興閣掌中劇團」帶來精彩傳統偶戲表演助陣,現場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此展為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自2023年10月成立以來,首次辦理的大型國際交流展,預計在京都展出至6月24日,並於今年夏季在國家漫畫博物館展出。
「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以手塚治虫及蔡焜霖的漫畫傳記《手塚治虫物語》和《來自清水的孩子》對照爬梳臺日漫畫史的交織脈絡,展品超過300件,包括如1947年手塚治虫與酒井七馬合作的《新寶島》雜誌,以及蔡焜霖出版的《王子半月刊》雜誌等珍貴展品,為臺日漫畫史研究重要的一章。主視覺由《來自清水的孩子》繪者周見信操刀,以長年遷徙臺日間的「淺蔥斑蝶」生態作為兩國漫畫文化交流的歷史象徵;另外,特別企劃展出臺灣漫畫家高妍與日本漫畫家川勝德重的原創作品,感受超越時空與當代臺日漫畫的雙向對話。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出席展覽開幕典禮時表示,國家漫畫博物館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同樣由歷史建築改建而成,兩館之間有著深厚的淵源與連結。本次展覽敘事軸線之一是蔡焜霖,他不僅作為《王子半月刊》的創辦人,亦是臺灣人權運動的重要前輩,在白色恐怖時期曾被關押於綠島10年之久。王時思感性表示,雖然蔡焜霖前輩已於前年辭世,但若他得知有這樣一場展覽正在日本舉辦,必定會感到無比欣慰。她也誠摯推薦日本的民眾前往觀展,期盼透過這個展覽,讓更多人認識臺灣的故事。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代理主任陳登欽感謝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策展人新美琢真投入辛苦的研究和在臺灣的展覽文件探索,臺灣學者李衣雲、陳怡靜策展過程中提供的專業協助,以及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贊助。這次展覽是兩館合作的第一步,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交流,讓臺灣漫畫的聲音持續被世界聽見。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也特別拜訪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館長荒俁宏,並贈送「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海報,邀請他8月前往參加,荒俁宏也特別在開幕時拿出海報,為活動大力推播。
開幕式由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特別邀請來自臺灣屏東的全樂閣木偶劇團與明興閣掌中劇團,分別帶來《偶戲總動員》及《孫悟空尬哪吒》精采劇目,在京都首次演出,為展覽增色。屏東縣長周春米今日表示,布袋戲是屏東縣重要的傳統戲曲文化之一,本次受邀演出的兩團都是屏東優秀的傳統藝術表演團隊,長期深耕地方、薪火相傳,融合創新與技藝,展現出臺灣布袋戲的生命力與文化價值,特別感謝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的合作與支持,讓臺日文化交流更加緊密,讓臺灣和屏東的文化魅力被更多人看見。
「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訊:https://www.ntmc.gov.tw/home/zh-tw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