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AI深化人文創新教育 跨域學習挑戰數位落差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28 11:06:26)南華大學因應AI發展趨勢,近年來致力於發展「AI × X」的教育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前瞻科技,並從文化、倫理與創意實踐的角度進行深度思辨與應用,更透過跨領域課程,培養兼具專業能力及跨領域的人才,以提升競爭力。為因應AI時代的來臨及多元產業之需求,該校社會科學院以「AI × 人文」為核心,於113學年度第二學期開設「人工智慧與影視製作應用」跨領域課程,並於日前辦理「AI音樂創作實務與新聞內容生成」與「AI影像生成創作實務」兩場AI應用講座,讓學生於學期實作成果中,展現AI協助創作發想與表達的可能性,提升敘事技巧與數位思維。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面對生成式AI在各領域的快速發展,不僅校務行政,教學跨域整合上也要積極深耕投入,社會科學院所開設的跨領域課程「人工智慧與影視製作應用」,融合AI技術與影視創作,除了能開拓學生跨域學習的新視野,更展現教學創新上的深度實踐。
「人工智慧與影視製作應用」課程由傳播學系教授劉適雄主授,特邀業界專家張建人講師參與指導,引導學生實際操作AI工具於影像敘事、劇本創作與聲音設計中應用。課程中師生透過分組討論與實作,思辨AI對影視創作的影響與倫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媒體素養與數位創作能力。為深化學生操作經驗,該課程也特別辦理「AI音樂創作實務與新聞內容生成」與「AI影像生成創作實務」兩場AI應用講座,由兩位老師協同授課,介紹ChatGPT、Deepseek、SUNO等工具的應用方法與創作潛力,帶領學生練習生成詩歌、音樂與文案內容。讓學生從實作中,強化敘事技巧與數位思維,並能善用AI工具助於創作發想與表達的可能性,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文學系詹同學分享說:「AI就像是一個創作助理,幫助我們突破文本轉影像的創作卡關,發現原本沒想過的可能。」課堂中也出現許多創意作品,展現學生逐漸掌握AI指令與生成邏輯的能力,能靈活應用於文本、影像、音樂等多元媒材中。劉適雄教授指出,此課程不只是教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人文社會的角度,去理解AI在文化傳播與影視創作上的意涵與挑戰。
「人工智慧與影視製作應用」為該校高教深耕計畫主軸下的的生成式AI課程之一,該計畫於本學期更補助全校共14門課程,展現學校在教學創新與跨領域整合上的積極作為與深耕成果。未來,南華大學將持續擴展AI融入課程與實務操作的深度與廣度,打造一個能培育具備科技素養、人文關懷與全球視野的綜合型人才基地,引領中南地區邁向數位時代下的人文創新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