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卓燁關注失能成人教養議題 高鐵燈箱點亮社會的另一道溫柔光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2 15:10:47)
在熙來攘往的高鐵台北站B1乘車通道,一前一後兩則關於特殊需求成人的燈箱廣告靜靜佇立,格外溫暖。這是台灣摩菲爾創辦人謝卓燁女士贊助的公益燈箱計畫,支持花蓮畢士大教養院與新北黎明教養院於高鐵交通樞紐發聲,讓「失能成人的生活需求與教育權利」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多年來,成人教養機構面臨照顧人力短缺、社會理解不足與資源募集困難三大挑戰。根據統計,全台失能成年人超過20萬人,其中多數無法進入就業市場,終身仰賴機構照顧與社會支持,卻常被忽略在社福資源與公眾視野之外。
謝卓燁女士指出:「當我們談身心障礙者時,社會關注多集中在兒童或早療階段,但事實上,這些孩子會長大,長大後的他們更需要一個有尊嚴、有生活、有陪伴的環境。」
此次兩面燈箱分別位於高鐵台北站B1乘車入口區的關鍵轉乘點,每日人流超過20萬人次,是視覺接觸率極高的公益場域。廣告主題分別傳達「藝術陪我長大」與「生活即學習,支持即希望」的理念,呈現教養院成人學員自信創作與日常生活學習的樣貌。
花蓮畢士大教養院以藝術輔療為主軸,協助中重度障礙青年透過繪畫與色彩表達內心世界;黎明教養院則長期推動生活自立訓練,幫助身心障礙青年穩定情緒、學習自我照顧。這些教育過程雖細緻緩慢,卻讓許多失能者重拾尊嚴與成長的節奏。
「這些孩子的笑容、畫作與生活片段,值得被更多人看見。」謝卓燁表示,她希望透過這兩則燈箱,讓社會理解:「教養院不是終點,而是一群努力學會生活的大人,正一步步走在自己的路上。」
作為長期投身戶外媒體公益行動者,謝卓燁不僅捐出燈箱資源,也推動「城市公益燈箱計畫」,希望媒體能成為「被忽略聲音的傳聲筒」。她認為,公共空間的每一幅畫面,都是社會價值選擇的反映。「如果戶外廣告能賣一個品牌,那它也能賣下一個社會更包容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