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AI監理新視界 跨域聯防 勢在必行 勤業眾信 律商聯訊 教戰AI時代詐騙攻略

發稿時間:2025/07/02 17:58:5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2 17:58:54)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與律商聯訊風險資訊共同舉辦「AI監理新視界:趨勢、對策與合作之道」論壇,聚焦於數位化浪潮下金融詐騙手法的演變與防堵挑戰,協助台灣金融機構掌握全球與在地詐騙趨勢,探索創新科技、跨域合作與策略聯防的未來方向,共同勾勒更具韌性的金融防詐藍圖。

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鴻棋表示,金融詐騙與跨國洗錢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模擴張,不僅挑戰既有的風控系統,更凸顯出制度韌性與跨域協作的重要性。單點式的防禦思維已無法因應當代金融犯罪的複雜樣貌,機構之間的資訊壁壘與回應速度差距,也往往成為風險擴散的破口。未來的防詐與反洗錢策略,必須更強調即時性、協同性與科技驅動的風險預警架構。領先市場已朝向整合式風控平台、AI輔助監理,以及產官學聯防聯治的方向邁進。身為專業服務機構,勤業眾信將持續扮演協調者與推動者的角色,與金融業攜手建立一個更具前瞻治理能力的防詐體系,共同守護信任與金融穩定。

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執行副總經理江榮倫表示,在協助金融機構導入反詐與反洗錢機制的過程中,最常面對的挑戰並非技術本身,而是部門間的協調斷點與資料運用的落差。很多詐騙行為具有跨系統、跨國界的特性,若僅依賴單點偵測或靜態規則,容易錯失預警時機。實務上,建立跨單位合作架構、整合內外部風險訊號,並結合動態監控與AI模型,才能真正提升防禦強度。金融業面對的威脅不斷演變,但只要持續優化流程、讓制度與科技並進,仍有機會走在攻防前線的前端。

律商聯訊風險資訊北亞區總監蘇嘉遜指出,詐騙不再只是地區性問題,而是高度組織化、跨境運作的犯罪行為。面對這樣的威脅,金融機構更需要跳脫傳統邊界,建立跨區域協作的視野。未來的反詐與風控策略,不只是管理「已知風險」,更是建立一套能持續學習與調整的智能防線。從政策制定者到第一線人員,整個體系都必須更快適應風險的非典型演化。

現今的詐騙模式已從粗放型大量攻擊,轉為高精準度、高隱匿性的滲透式手法。對金融機構而言,若防禦機制仍停留在靜態規則或固定流程上,將很難發揮即時應變的效果。未來的防詐策略,應回到用戶行為、交易軌跡與風險動態等核心訊號的深度分析,才能真正做到精準攔阻。同時,也要擴大內外部風險數據的整合,讓防線更具延展性與學習性。

勤業眾信今(2)與律商聯訊風險資訊共同舉辦「AI監理新視界:趨勢、對策與合作之道」論壇
勤業眾信今(2)與律商聯訊風險資訊共同舉辦「AI監理新視界:趨勢、對策與合作之道」論壇


銀行在面對詐騙時,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技術門檻,而是如何讓解決方案真正契合實際營運場景。在協助多家銀行導入反詐系統的過程中發現,只有從用戶的實際痛點出發,才能打造出高效且可落地的防詐策略。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卓俊忠強調,科技、網路、人工智慧發展迅速,確實造成民眾生活便利,金融機構講求科技創新發展,提升服務效率、節省成本,亦創造企業最大利潤,但金融詐欺犯罪集團亦利用該等特性,竊取個資,利用人性,以日新月異之詐術手法,牟取其不法利益,造成民眾、金融機構重大財產損害。台高檢署承法務部之命為懲罰詐騙執行機關,深切體認到跨單位合作與資訊整合的重要性。僅靠執法單位末端查緝,無法源頭解決犯罪問題根本,尚需要結合源頭行政主管機關與私部門,透過資訊安全、金融、科技及合規部門建立常態溝通與聯防機制,共同提升對新型態金融詐欺犯罪的識別能力與整體社會的風險意識,方能快速、抑制、圍堵現今多變之電信詐欺犯罪。行政院新世代打詐綱領2.0版之重點,即透過「運用AI防制」、「跨部會、公私協力合作」、「加強被害人保護」,使民眾有感政府打詐之努力與決心。

律商聯訊風險資訊台灣區總監張婷瑋表示,金融詐騙的樣貌時刻每年都在變化,但不變的是『合作』始終是提升防禦力的關鍵。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開始運用開放式架構與外部數據進行風險建模,技術固然重要,但真正拉開差距的,往往是組織如何定義風險責任與調整風控流程的能力與速度。未來具備即時防詐偵測警示能力與反應力與彈性的架構與機制,將是金融機構能否站穩市場的關鍵。律商聯訊長期投入風險資訊的研究與應用,我們期待能在地化全球經驗,與台灣金融業者攜手打造更精準、更智能的反詐風控體系。

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鴻棋
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鴻棋

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執行副總經理江榮倫
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執行副總經理江榮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