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遇見他,卻失去自己? 心理界線,是每段關係的底線

發稿時間:2025/07/04 13:51:21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704 13:51:21)隨著暑假到來,許多民眾紛紛規劃出遊、參加活動,也積極透過交友軟體結識新朋友。然而,近期屢見不鮮的社會新聞報導,透過網路認識陌生人後,遭遇偷拍、跟拍、跟蹤等侵犯隱私與人身自由的事件,不僅造成當事人心理創傷受創,更在社會間引發焦慮與不安。

「在虛擬世界中建立關係時,我們的心理界線也需要被看見與保護。」很多人基於信任與期待與網友見面,卻在互動中逐漸被侵犯,不僅身體界線遭逾越,也可能產生恐懼、羞愧、懊悔、自責等心理創傷,進一步影響到日常生活,導致出現焦慮、失眠、自我懷疑等心理反應,甚至影響日後的人際互動與生活信任感。

臺南「張老師」呼籲:交友可以真誠,安全必須設限。在網路交友時,務必保持警覺、保護隱私、尊重自我,並警覺他人行為是否逾越界線。一旦發現自己感到不舒服、不自在,這些情緒就是重要的心理警訊。以下提供三大心理健康守則:
一、真誠交友,設好界線:認識網友時請提高警覺,避免過早分享私密資訊與個人行程。
二、重視情緒警訊,信任直覺:感覺不對勁就是不對勁,不需為了禮貌壓抑內在的不安。
三、遇事不忍耐,及時尋求協助:若有被偷拍、跟拍、威脅的情形,請盡快報警並尋求心理支持。

「心理創傷看不見,卻真實存在。」交朋友的同時,也要記得與自己站在一起,愛自己、護心理,平安自在過暑假。臺南「張老師」免費輔導專線1980(依舊幫您)分機42,歡迎您打來談心紓壓、分享您的問題,我們將有專業的輔導人員協助,陪您一起面對、與您同在。

臺南張老師關心您
臺南張老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