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客語親子劇《燈怪》高雄演出 三大特色搶先看

發稿時間:2025/09/19 17:24:0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9 17:24:05)大朋友、小朋友,準備好迎接燈怪降臨吧!由客家委員會攜手紙風車劇團打造的2025全新原創客家親子劇《燈怪》,9月19日至21日,連續於高雄市文化中心圓形廣場演出3場,今(19)日記者會,客委會主任委員古秀妃特別來到現場,誠摯邀請南台灣的民眾一同來開箱,近距離感受《燈怪》魅力。

古主委表示,感謝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讓《燈怪》能在高雄首站巡演。這齣戲有三大特色,首先是舞台設計與道具機關比以往更精密,機械效果與整體規格都大幅提升,讓觀眾能感受到更震撼的視覺享受;其次是客語的使用比例相當高,比過去的《雨馬》與《嘿!阿弟牯》融入更多,但劇組透過字幕、語境轉換與貼心設計,確保孩子們與觀眾都能理解與投入,因此語言完全不是障礙,反而更添特色。

古主委進一步說明,最後一個特色是劇情走向不同於一般親子劇或童話故事,不再只是大團圓、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帶有一點哀愁的分離,但這份分離背後蘊含著美好的目的,值得民眾在周末假期前來觀賞、細細品味。相信這樣的安排,不僅孩子喜歡看,大人也會深受感動。未來《燈怪》也將巡演到台南、屏東、桃竹苗等地,希望把這齣精彩的客語戲劇分享給全台朋友。

今日一同參與活動的還有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瑞霞、紙風車劇團創辦人兼《燈怪》總編導李永豐等。陳市長提到,《燈怪》不只是一齣以客語演出的戲劇,也是傳承客家文化,如「敬天惜物、守護家園」的客家精神。李編導則分享,紙風車劇團從《雨馬》到《燈怪》一路挑戰大型道具製作與客語演出,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不只讓孩子們開拓視野,也能推展台灣多元族群文化的美好。

《燈怪》以客語為主、華語為輔,講述陸上瓜族與海洋燈族合作共生的故事。來自海底的神祕巨獸—燈怪,高達8米、長達10米,會爬行、眨眼、打噴嚏,甚至會噴煙與發光,是一場融合科技、大型人偶與文化盛宴的奇幻故事。此外,還有15隻呆萌可愛的「瓜族」與「燈族」一同亮相,在瓜族身上都融入了客家圖騰刺繡與設計巧思,成為既可愛療癒又具文化特色的創新表現。

《燈怪》原創客語歌曲〈瓜瓜歌〉,旋律輕快、朗朗上口,演出時全場數千人跟著齊唱,瞬間成為「客語洗腦神曲」。高雄場同樣將邀請觀眾一同唱響〈瓜瓜歌〉,讓親子在歌聲中自然「講客」。《燈怪》高雄場免費觀賞,自由入座,歡迎南台灣的大小朋友前往觀賞。詳細入場資訊,敬請關注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粉絲專頁及官網。

※2025客家親子劇《燈怪》高雄場演出資訊
9/19(五)19:30
9/20(六)19:00
9/21(日)19:00
演出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圓形廣場
華客語交錯演出,現場有轉播及華語字幕

※《燈怪》故事介紹
古早以前,在一座瓜瓜島上,住著各式各樣的瓜族。由於島上沒有任何能源,瓜瓜族每年都會迎接「燈族」來照亮瓜瓜島;而燈怪上岸曬太陽可以幫助燈怪成長,兩族共生共榮。

故事主角小黃瓜的爸爸是瓜族的海螺勇士,負責到海上帶燈怪上島。但他的爸爸卻在一次任務中遭遇海難離世,所以小黃瓜從小就討厭燈怪。

而今年一年一度迎燈大會,上來了一隻第一次上岸的燈怪/吊尾錘(最小的老么),一直糾纏著小黃瓜到海邊。突然來的一陣狂風,小黃瓜和小燈怪雙雙跌入了海底,發現了海底燈堡的巨大秘密……。

圖1 大燈怪進場
圖1 大燈怪進場

圖2 客委會古秀妃主委致詞
圖2 客委會古秀妃主委致詞

圖3 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
圖3 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

圖4 紙風車劇團創辦人兼《燈怪》總編導李永豐致詞
圖4 紙風車劇團創辦人兼《燈怪》總編導李永豐致詞

圖5 大合照
圖5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