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從養殖場到茶席!海大輔導青農跨界創新 展現石斑魚多元價值

發稿時間:2025/09/23 16:17:4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3 16:17:47)

海大輔導青農跨界創新,結合臺灣石斑魚與日本茶道展現臺灣水產的多元魅力
海大輔導青農跨界創新,結合臺灣石斑魚與日本茶道展現臺灣水產的多元魅力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輔導的產銷履歷戶-屏東百大青農洪佳琪,將自創品牌「漁仕海鮮」推向跨界合作創新,9月20日至21日於市定古蹟北投文物館舉辦「茶香漁韻」活動,結合臺灣石斑魚與日本茶道,帶來前所未有的五感體驗。此次活動與海大、銘傳大學以及百年古蹟北投文物館共同策劃,透過飲食、文化與藝術的融合,為臺灣養殖石斑魚展現多元價值。

以臺灣石斑魚為主軸的日式懷石料理
以臺灣石斑魚為主軸的日式懷石料理

石斑魚長年是臺灣水產養殖的重要代表,也是外銷國際的明星魚種。然而,一般大眾對石斑魚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宴席上的清蒸全魚」、「海產店裡的石斑魚湯」或新聞中的「巨型龍膽石斑」。事實上石斑魚的品種繁多,不同種類、體型、養殖環境與養殖方式,都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肉質與風味。即使是同一品種,隨著料理手法不同,也能展現出不一樣的味覺層次。

屏東百大青農洪佳琪為農業部黃昭欽次長及漁業署王茂城署長解說料理
屏東百大青農洪佳琪為農業部黃昭欽次長及漁業署王茂城署長解說料理



「茶香漁韻」企劃即希望突破傳統框架,透過與異業的對話,讓更多人理解石斑魚不只是「生猛海鮮」,而是能承載文化與永續價值的高品質漁產。活動將臺灣石斑魚結合日本茶道,由銘傳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助理教授、日本茶道裏千家教授徐希農,教導參與活動的民眾,以符合日本禮儀的方式,食用以臺灣石斑魚為主軸的日式懷石料理,創造全新飲食體驗,讓參與者跳脫飲食舒適圈,重新認識臺灣水產的多元魅力。

農業部黃昭欽次長賞析茶道茶具
農業部黃昭欽次長賞析茶道茶具

洪佳琪表示,赴日本參訪期間深刻體會當地如何將漁業結合文化、觀光與異業合作,激盪出新的活力。讓她意識到,臺灣漁業不應僅僅侷限於餐桌上的美味,除了同業攜手合作,更要勇於異業結盟,才能讓臺灣的水產品走得更遠、更廣。

農業部次長黃昭欽、漁業署署長王茂城、國際事務司蕭佟瓊司長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冉繁華等人,9月21日特別參與活動,指出此次的跨界活動為業界首創,肯定漁青在臺灣養殖漁業推廣上的創新及努力,並期盼未來藉由文化與飲食的對話,打破飲食舒適圈,讓石斑魚走出同溫層,開啟更多元的市場想像。

海大冉繁華副校長鼓勵青年漁民投入創新行銷,拓展水產品的多元價值
海大冉繁華副校長鼓勵青年漁民投入創新行銷,拓展水產品的多元價值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冉繁華副校長表示,海洋大學長期與產業並肩合作,不僅協助漁民導入產銷履歷制度,提升食材安全與溯源管理,更持續鼓勵青年漁民投入創新行銷,拓展水產品的多元價值。以青農洪佳琪為例,他將品牌「漁仕海鮮」建立在品質、環保與永續的基礎上,並進一步結合文化跨界,提升臺灣石斑魚的市場能見度。冉副校長強調,期盼透過本次活動,不僅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臺灣石斑魚的價值,更能展現養殖漁業與文化融合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