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臺醫照護GPT」效率大增50% 本一科技奪「臺灣敏捷大賞」雙料獎

發稿時間:2025/09/25 12:32:5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5 12:32:59)變動已成常態的時代,敏捷(Agile)不只是開發方法論,也成為企業應對挑戰、驅動創新的核心DNA。社團法人臺灣敏捷協會舉辦的「2025年臺灣敏捷大賞」中,成立僅半年的AI新創公司本一科技(The One AI)榮獲「年度敏捷團隊」大獎,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范硯平更獲得「年度產品負責人」殊榮。這份雙重肯定,除了彰顯本一科技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實力,也證明其核心產品「臺醫照護GPT」(TaiOne Care GPT)能有效解決醫療體系高耗竭、低效率的困境。

本一科技榮獲2025年臺灣敏捷大賞「年度敏捷團隊」與「年度產品負責人」雙重肯定,共同創辦人一同上臺領獎。圖左2起為策略長唐源駿、營運長范硯平、技術長廖家德醫師。(資料來源:本一科技)
本一科技榮獲2025年臺灣敏捷大賞「年度敏捷團隊」與「年度產品負責人」雙重肯定,共同創辦人一同上臺領獎。圖左2起為策略長唐源駿、營運長范硯平、技術長廖家德醫師。(資料來源:本一科技)

策略長唐源駿表示,團隊橫跨醫療、設計、品牌行銷與新創管理等多元專業領域,透過跨界協作,為專案注入創新思維。「技術長廖家德醫師精準提出臨床痛點,營運長范硯平轉化為流暢的使用者體驗,再由執行長邱瓊玉建構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這種跨域共融特質,完整體現出敏捷宣言「個體與互動重於流程與工具」的核心理念,也是公司能在短時間內,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對本一科技來說,真正的敏捷來自於,對臨床痛點最深刻的同理。」營運長范硯平指出,根據衛福部《護理人力供需分析報告》,2030年臺灣估計高達5.5至7.4萬的護理人力缺口,護理師文書作業產生的「隱性負擔」,是醫療體系結構性失衡的關鍵。技術長廖家德醫師則分享,開發AI醫療助理時,團隊不斷與第一線醫療人員溝通,透過實際解決問題,逐漸建立起信任,展現與客戶合作、回應變化的敏捷核心。

面對高齡化與人力緊缺的雙重挑戰,本一科技透過AI技術,將醫療院所的重複性工作自動化。導入「臺醫照護GPT」後,過去可能耗時半小時的護理交班,現在縮短至5分鐘內即可完成,整體文書效率提升超過50%,真正將寶貴時間還給病人照護。目前已和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等多家機構簽訂MOU。本一科技的運作模式證明,敏捷精神不僅適用於軟體開發,更是驅動社會創新、解決真實困境的核心力量。

【本一科技】
成立時間:2025年
共同創辦人:廖家德、邱瓊玉、范硯平、唐源駿
文字簡介:本一科技致力於開發「以人為本」的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秉持以病人為中心、醫療從業同仁為優先的核心理念,打造全臺首創跨職類AI醫療助理。第一代核心產品「臺醫照護GPT」(TaiOne Care GPT),包括HIS Copilot及巡房整合系統,已於醫療院所實際導入日常應用。目前積極開發第二代產品「院外長照居護智慧醫療系統」(智慧居護助理),將智慧照護從醫院延伸社區,持續推動醫療資料在地化、模型私有化及臨床互動最佳化,為醫療永續環境注入人性溫度與科技力量,最終實現臺灣醫療的AI主權與資源適配。
品牌官網:https://theoneai.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