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舉辦照顧產業經營管理論壇 開創大健康產業創新與永續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6 14:27:55)2025年第6屆臺北國際照顧博覽會於9月25日至27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辦,以生活照顧、醫療照顧與長期照顧三大核心為主軸,規劃長照產業、家居照顧、藥局保健、中醫照顧、健康照顧與照顧科技六大主題子展,完整涵蓋食、衣、住、行、育、樂、醫、養、金、終等十大全方位面向。此次博覽會串聯場域、通路、科技、產品設備與服務模式,提供完善的照顧解決方案,讓照顧走進每個家庭、深入每個社區,與各界共同探索高齡照顧產業的新未來,持續朝在地老化的永續願景邁進。資誠(PwC Taiwan)連續第6年籌劃長照法人館,連結主管機關、醫療與照顧、科技與數位等多元產業代表,共同針對高齡世代的產業趨勢與重要議題展開交流,促進跨域合作與實務對接。
2025照顧產業經營管理論壇9月25日登場,由侒可創新長照(AnKeCare)主辦,資誠(PwC Taiwan)與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合辦,邀請衛生福利部、學研與產業代表,內容包含高齡化趨勢與長照最新政策與住宿式機構最新開發案例,並邀請資本市場首家照顧產業業者分享長照產業赴資本市場的實務挑戰與未來展望。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致詞指出,長照2.0成果亮眼,服務人數已達75.6萬人,整體滿意度高達9成,做為推進長照3.0的堅實基礎。長照3.0將以健康老化、在地安老與安寧善終為願景,面對未來挑戰,將著重維持健康老化動能、縮短出院準備與長照服務之銜接時間,並協助長者恢復自主生活能力。同時將運用智慧科技強化服務流程,導入Call Center提供即時支援;並佈建長照住宿資源網,透過41個網區劃分整合與提供相關資源。未來亦將深化公私協力,包含促進民間參與、與社會住宅合作及廣義促參機制之推動;並配合財政部盤點國有非公用土地,指定長照用途並設定地上權,以活化資產、加速擴充長照量能,完善我國長照服務體系。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執行長徐聖忠致詞表示,長照產業方興未艾,長照3.0等政策亦在積極推進,預期將為市場帶來新動能與新機會。我們對產業後續發展抱持高度期待,並認為在人口結構與健康需求變遷的背景下,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具備必然性與迫切性。
大健康產業邁向資本市場的展望與挑戰
本次論壇邀請臺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針對「大健康產業資本市場展望」進行專題分享。兩大市場在共同努力與策略分工下,已經發展出獨特且多元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展現穩健的動能與國際競爭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副組長余智蓉表示,截至2025年8月底,臺灣資本市場總市值達新臺幣78.10兆元、日均成交值3,620億元,位居全球前列,且外資成交值占比約30%、持股市值占比逾40%,為大健康產業引資與擴張提供有利環境。另一方面,臺灣證券交易所透過一般板與創新板等多元板塊與上市條件,並以「以大帶小」的策略串接新創到大型企業的資本路徑。加入資本市場除籌資工具多元、後續再籌資便捷外,亦能提升企業能見度與市場信賴,強化國內外拓展、併購整合與人才招募;交易所同步提供主題式法說與海外引資、投資人關係與ESG揭露平台、淨零減碳與碳權媒合等全方位服務。近期案例顯示資本市場對產業價值的加乘,包括青松健康於2025年順利掛牌,開啟長照上市新紀元。展望未來,交易所將持續響應產業政策,持續推動產業與企業上市規劃與價值提升機制,為大健康產業鏈注入長期資本動能。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組長陳碧瑩表示,櫃買中心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之重要推手,獲世界銀行譽為扶植中小企業最有經驗的交易所,已建構上櫃、興櫃與創櫃板的完整板塊體系。櫃買市場相較於亞洲其他鄰近證券市場,具有優良的本益比、成交值周轉率及再募資(SPO)市場接受度高等特色,且目前已形成生技醫療產業聚落,截至2025年8月底,在櫃買中心掛牌的47家科技事業中,就有38家為生技業,如新藥開發、醫材輔具、保健食品、連鎖藥局通路等,期待未來持續協助大健康產業成長茁壯,形成更加完備的大健康特色產業生態系。櫃買中心以友善、透明的制度支持企業成長,包括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不設市值與研發進度門檻、結合研究機構強化審查效率與資訊揭露、提供再籌資(SPO)便捷與主題式業績發表、海外roadshow等,引導優質資金對接企業。未來櫃買中心將持續優化市場環境,強化資本與產業的雙向連結,成為生技醫療與大健康產業永續成長的長期夥伴。
青松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孟賢分享第一家長照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之展望與挑戰,青松健康首先提出四大挑戰:一是持續推展醫照整合,唯有透過兼顧醫療與照顧,配合良好的論人計酬機制,才能大幅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二是強化科技應用,增進管理效能並降低人員負擔,並透過多元獎酬工具,持續培養與深化人才素質;三是配合政府政策倡議收費合理與給付優化,在民眾可負擔性與服務品質取得平衡;四是持續精進公司治理與財務透明,落實永續經營。展望未來,將持續運用資本市場的優勢,強化與充實資本、提升品牌能見度,並串聯大健康生態系夥伴,共同完善醫療與照顧的特色產業鏈,為我國大健康產業注入長期且穩健的成長動能。
家事及高齡權益:獨立樂活與尊嚴自主
臺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高齡是靈性的旅程,長者面對著身心社靈等面向的問題,並提出「照顧」應該有兩個層面:技術與溫度。透過有溫度的作法,例如溫和的語言、陪伴及鼓勵為長者帶來安全感、尊嚴及減少孤單。除了受照顧的長者外,服務提供者在長期面對長者,也需要了解如何保護自己,透過避免同理心疲勞、處理悲傷累積、避免過度操勞、健康管理、自我意義感及靈性的支持來為自己找到力量。
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家事與高齡權益服務主持律師賴芳玉,著重於老年人之獨立樂活與尊嚴自主,可以在無齡社會中「獨立老」,獨居獨老將是未來的樣態,好好的準備老,運用各種工具如:安養信託、家庭協議書、意定監護、遺囑信託等,保全老年生活,創造尊嚴自主的老後生活。
康養醫照之大健康生態系
本論壇邀請長期照顧領域的領袖進行「康養醫照之大健康生態系」座談。與談嘉賓包括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教授、仁馨集團執行長王詩婷、天成醫療集團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董事長徐向謙以及佳醫長照社團法人執行長趙禹涵,並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事與高齡權益服務主持會計師蔡晏潭擔任主持人。
紀金山表示,好好園館作為臺灣唯一提供「新家人關係服務」的跨代共居住宅,透過「青銀共居」理念,讓非血緣的高齡住戶與年輕管家共同生活,形塑彼此互助的「關係家園」,使居住者得以在生活情感支持中重拾自主與快樂。好好園館的高人力比與客製化服務,加上結合自然景觀與庭園,打造出長者「第二個家」的氛圍。紀金山強調:「老後安居不僅是房子,更重要的是身旁有人在乎你。」這一價值觀為老年住宅創新帶來啟示,並推動高齡住宅走向永續關懷。
王詩婷指出,仁馨與光田醫院合作推出醫養照顧一條龍服務,從醫療治療到長期照護,形成完整的服務鏈條。她分享復能返家、失智延緩及創造生活意義等三個成功案例,並展望未來,積極運用智慧科技,打造以光田為核心的智慧健康社區,深化康養醫照生態系的融合與創新。光田醫院採用智慧醫療與虛擬化醫院服務架構,打造急慢性整合模式,讓醫療照護從院內延伸至社區與居家;王詩婷強調,科技要解決的核心在於全人照顧與連續性照顧,透過系統化與數位化的串接,確保病人在不同照護階段都能獲得不間斷、以人為本的服務。
徐向謙說明,天成醫療體系實踐「醫養合一」,由醫療照護延伸至預防保健及長照領域,提供「醫養一條龍」服務。天成以顧客需求為核心,整合居家、社區及機構多元長照服務,運用高科技醫療照護,朝向4P(預防Preventive、預測Predictive、個人化Personalized、參與Participatory)方向發展,全力構築吾齡樂活智慧健康城,落實以人為本的全人照護理念,實現安心在地安老目標。
趙禹涵表示,照顧場域的數位智慧化是提升服務品質與永續量能的關鍵,透過科技導入可有效提升人力效率與效能,促進跨域、跨界的整合服務,進一步強化照顧的精準度、降低風險,同時支持長者自我照顧的可能、提升尊嚴。為落實上述目標,政策與制度面需同步配套,包括工作流程再設計、建立跨界共識與使用習慣、推動教育訓練與經驗去蕪存菁,以及對照顧內容與資源配置重新定義並完善收費規範,以形成可擴散、可複製的數位長照新標準。
少子化學校轉型案例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挑戰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社會勞動與福祉研究中心特聘顧問、教育部第三人生大學專案辦公室協同主持人林博文博士分享,私校如何以永續為核心,透過轉型、退場或改辦等路徑,讓公益精神與現有資源在教育與社會福利領域延續發光。林博文指出,私校可透過附設住宿型長照機構、投資成立長照法人,或依私校法第71條改辦為長照財團法人,以法人身分延續公益事業。私校轉型改辦應注意各法令重點及考量之關鍵面向,其中包括教職員工、學生的安置與後續措施、學校法人董事成員安排、學校法人債權與債務之清查以及財產的盤點,以全面評估改辦長照機構之在地需求與規劃。
蔡晏潭強調,當前亞洲社會高速邁向高齡化,長照產業需從單純提供建築空間轉向重構「關係網絡」,整合康養、醫療與照護服務,打造具人文溫度且多元支持的大健康生態系,推動長者安居幸福新模式。照護產業不僅是提供服務的領域,更是構築健康社會的關鍵支柱。未來產業發展需同時追求效益與永續性,促進社會共榮與長者福祉。建議業界積極整合康養、醫療與照護資源,攜手打造多元協作的長照生態系,共創臺灣樂齡社會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