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洋之聲」成果音樂會落幕 交流之舟揚帆啟程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6 17:54:34)
由臺東縣政府推動的「2025海洋之聲:國際南島音樂人臺東駐村計畫」,於日前在臺東市新生公園廣場辦理「國際南島音樂人共創成果發表音樂會」後圓滿落幕,不僅展現了4週以來跨國音樂共創的豐碩成果,更為臺東的南島交流留下了一場文化與聲音交會的珍貴記憶。
縣府文化處指出,今年駐村共匯聚來自馬來西亞、馬達加斯加、印尼、菲律賓等地的國際音樂人,與臺灣在地音樂團體攜手完成3組跨國合作,饒慶鈴縣長表示,此一計畫不僅是臺東在地文化的展示,更是臺灣與世界南島島嶼之間的文化橋梁,透過駐村與共創,臺東再次成為南島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也為在地民眾帶來難忘的藝術饗宴。
駐村期間,國際音樂人不僅投入共創,也走進臺東的生活脈絡,達仁鄉土坂社區發展協會及都蘭星空Fo’is ×合流生活兩個接待部落,透過古謠交流、社區導覽與文化體驗,展現南島文化的多樣性與生命力。除了部落交流,音樂人們亦拜訪杵音文化藝術團,並於Amis旮亙樂團所在的阿美族民俗村舉辦4場民眾工作坊,吸引居民與遊客參與,從歌謠教唱到傳統樂器體驗,讓文化交流真實發生在日常生活之中。駐村團隊更參觀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走訪藝術家饒愛愛琴與伊命的工作室,近距離體驗臺東豐沛的藝術能量與文化厚度,收穫滿滿。國際音樂人也至溫泉國小、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中分享,將難得的世界音樂經驗深植學子心中。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於音樂人駐村期間,特於就藝會舉辦「南島客廳來坐坐」交流午宴,除了本計畫之4國音樂人,更有「海海臺東.南島誌計畫」斐濟羅圖馬島文學家Vilsoni Hereniko、「2025藝息山海-臺東工藝國際駐村交流」日本陶藝家Masayuki Yamashita、馬來西亞編織工藝家Ireen Tan Cheew Yee、百慕達的織品設計藝術家Jordan Carey,分享彼此藝術創作及島嶼生活的異同,以及對臺東熱情、多元內涵的印象。
音樂會當天,駐村計畫的3組共創團隊輪番登台,吸引眾多民眾齊聚新生公園廣場,從排灣語吟唱到巽他傳統音樂,從馬達加斯加鼓聲到馬來西亞竹樂,觀眾感受一場跨越語言與地域的音樂旅程,最後的全體合奏,更將不同文化的旋律緊密交織,象徵南島語族的共同根源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