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太平社區女路 看見女性的故事與力量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1 16:08:17)在傳統父權體制下,許多地方歷史多聚焦於男性,而女性的角色與貢獻卻常被忽視。透過「女路」,重新挖掘並整理在地女性的生命故事、勞動歷程與家庭社區的付出,串聯成一條條充滿故事的微旅行路線,讓大眾以雙腳閱讀歷史、以心感受女性的力量。
伊甸基金會承接田中區婦女中心自112年度起攜手田中鎮太平社區推動「女路導覽員培訓」,共同開創屬於南彰化的「女路-太平社區・山腳漫遊」。日前(9月21日)舉辦的導覽活動,帶領鄉親實際走進社區,從景點故事中看見女性的身影與貢獻。
導覽員謝明鳳(小可)退休後,為了不讓自己閒著,開始參與婦女中心的課程。她回想多年來旅遊的經驗,總是因導覽員的解說,讓原本普通的風景變得生動而深刻,因此心中一直埋藏著想成為導覽員的夢想。當得知田中區婦女中心開辦女路培訓課程時,她毫不猶豫報名參加。從一開始緊張到後來能夠站在大家面前,用故事和歷史吸引遊客,對她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樂趣。明鳳認為導覽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陪伴,帶大家重新發現我們生活過的土地。
另一位導覽員林宜慧(喵喵),原本是親子課程老師,因孩子的關係而走進婦女中心。長期在家庭中付出,宜慧常感覺成就感不足,也曾因年齡而在職場求職受挫。透過婦女中心的培訓,她重新找到自信,也逐步踏上導覽員之路。一開始上台時會害怕到發抖,但在老師與社工的鼓勵下,宜慧慢慢學會站在遊客的角度去設想,注意他們的需求與感受。導覽的過程,不僅學到知識,更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她也特別感謝婦女中心課程中融入的性別平等觀念,讓她能在教育孩子時,把「尊重」與「平等」帶入日常。
彰化縣社會處代理科長許詠誠表示,縣府自112年推動女路以來,已規劃三條路線,包括彰化市、鹿港及田中太平社區女路。田中太平女路的特色在於凸顯在地文化,如菸樓、玉米娃娃及農業代工,展現女性在家庭與經濟中的貢獻。女路不僅推廣性別平權,更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1項「永續城市與社群」,讓文化走讀成為推動平權與永續的力量。
伊甸田中區婦女中心表示,培訓導覽員的過程中,中心扮演「培力」與「陪伴」的角色,協助素人成長為專業導覽員,同時將性別議題融入導覽內容。導覽路線的設計也別具意義,例如:順天宮石獅子象徵女性從無話語權到逐漸發聲;龍眼產業與菸樓展現女性在農業社會的辛勞;玉米娃娃工作室則代表家庭代工的經濟支撐。此次導覽活動,不只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場關於女性故事的深度走讀。透過導覽員的引領,參與者看見在地婦女過往的努力與堅韌,也感受到女性在歷史與社會發展中的力量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