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框裡與框外-影像裡的我們,影像外的目光」臺灣原住民影像國際特展

發稿時間:2025/10/16 15:07:4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16 15:07:49)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於美國時間10月15日下午在賓州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舉行「框裡與框外-影像裡的我們,影像外的目光」臺灣原住民影像國際巡迴特展開幕式,展覽由文化部「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補助支持,並由史前館與天普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實驗室共同策展。美國時間即日起在天普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暨實驗室展出至2026年4月30日止。

影像,不只是歷史的紀錄,更是一場場關於「誰在看、誰被看」的深刻對話。「框裡與框外」展覽不僅是一次藝術與歷史的重逢,更是一場文化之間的對話-在臺灣與美國、在博物館與社群之間,透過影像重新思考我們如何理解彼此。

本展以臺灣原住民族的影像為主軸,帶領觀眾穿越時代與視角的框架,重新思考影像中的觀看關係。透過破框的視野,引領觀眾看見原住民族如何以自身立場詮釋文化記憶,展現面對歷史與現代交錯時的主體性與韌性。這些影像不僅反映拍攝者的視角與權力,也透露被拍攝者的回望與回應—一場跨越鏡頭、時空與文化的對話由此展開。

天普大學為美國東岸知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以實務導向與社群連結著稱,並重視多元文化與機會平等。史前館自2022年起與天普大學展開策展合作,雙方於2024年10月30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展開在亞太地區蒐藏研究、保存、展示及教育推廣的長期合作,本展正是這項合作的起點。

開幕典禮由天普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實驗室館長Lesile Reeder-Meyers博士及共同策展人Chris Upton博士代表校方致詞,史前館策展人展示教育組組長方鈞瑋博士則代表館方出席。方組長特別感謝文化部的支持,使展覽得以成形,讓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與文化能在國際舞台上被看見、被理解,並開啟持續對話的契機。

本展展出1895年至2002年間的影像與影像創作共24幅,沿著「殖民視覺」、「戰後日常」與「當代藝術」三條軸線,回望日本殖民時期的攝影記錄、戰後初期的族群影像、以及藝術家瓦歷斯.拉拜(吳鼎武)以數位媒介回應歷史的作品。這些影像串連起臺灣原住民族在政治與文化轉變中的身影-從被觀看到自我觀看,從沉默到發聲。

同場展出的多媒體影片《凝視的存在》,以動畫與攝影並置的方式,探索「凝視」背後的權力與感知,並在主觀經驗與歷史事實之間,描繪出一個灰色而深刻的想像空間。作品以詩意的手法呈現被拍攝者爭取詮釋權的歷程,回應那份「在影像之內與之外」的存在意識。

本展結束後將回到史前館康樂本館,結合臺美雙方的策展內容與觀眾回饋進行展出,讓這場跨文化的影像對話成為現在進行式。

展覽開幕當天吸引天普大學師生進場觀展
展覽開幕當天吸引天普大學師生進場觀展

天普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實驗室館長Lesile Reeder-Meyers博士為特展開幕致詞
天普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實驗室館長Lesile Reeder-Meyers博士為特展開幕致詞

天普大學共同策展人Chris Upton博士說明國際巡迴展策展過程與本次展覽內容
天普大學共同策展人Chris Upton博士說明國際巡迴展策展過程與本次展覽內容

方鈞瑋組長代表館方贈禮予College of Liberal Arts藝術學院院長及Richard Deeg博士
方鈞瑋組長代表館方贈禮予College of Liberal Arts藝術學院院長及Richard Deeg博士

史前館策展人展示教育組組長方鈞瑋博士代表館方為特展開幕致詞
史前館策展人展示教育組組長方鈞瑋博士代表館方為特展開幕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