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新美館深化館校合作 以藝術共學打造創意教育風景

發稿時間:2025/10/18 18:14:3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18 18:14:33)新北市美術館自籌備期間(2019 年起)即啟動「館校合作計畫」,致力將藝術教育向社區與校園延伸,推動藝術生活化。今年持續深化計畫,並於 10 月 18 日舉辦「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展覽開幕,邀請合作學校——復興國小、埔墘國小與成福國小的校長與師生共同出席,場面熱鬧溫馨。展覽呈現學生在藝術家與策展團隊帶領下的創作成果,展期自即日起至 2026 年 3 月 15 日止,展現館校合作的豐碩成果與教育能量,讓觀眾看見藝術如何成為學習與生活的延伸。

「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展場一隅。(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展場一隅。(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以藝術為方法 共創學習夥伴關係

自 2019 年起,新美館以「看得見看不見的美術課」為起點,邀請藝術家從創作經驗與新北地域特質出發,開發適合國小學生的課程,並實際於校園實施。2020 至 2021 年間,館方推出「STEAM 教案開發暨推廣計畫」,將合作拓展至幼兒園、國小、國中與高中等教育階段。

計畫以藝術為核心,串聯跨域學習、設計思考與動手實作,發展兼具創意與教育深度的課程。有別於過去以科技為主、藝術為輔的教學模式,新美館強調「以藝術為方法」,讓藝術成為知識啟發與問題解決的起點。多年來,透過藝術家與教師共備教案,讓創作實踐走入校園現場,並於課程之外實驗多元學習途徑,啟發學生的感知與創造潛能。

展覽現場還有逐格動畫的體驗,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訪新美館。(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展覽現場還有逐格動畫的體驗,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訪新美館。(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拇指世代的學習想像

延續多年教育實踐,今年館校計畫以「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為題,由策展人蔡家榛、李佳霖共同策劃。「拇指世代」一詞源自法國哲學家 Michel Serres 的《拇指姑娘》(Petite Poucette),象徵新世代以拇指操作手機與世界互動的生活方式,亦反映當代學習與思考的轉變。策展團隊以此為出發,思考當代孩子如何透過科技、創作與地方連結,重新理解自我與環境。

藝術家、學生、教師與美術館團隊從課程共備、教學實踐到展覽呈現,共同參與創作。孩子們在過程中培養三項能力——以想像力將生活化為故事、以家鄉力走入土地累積情感、以技術力運用數位工具轉化想法。這些跨域成果讓創作成為理解世界的途徑,也讓教育回到生活的真實場景。

今日(10/18)舉辦「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展覽開幕,邀請合作學校——復興國小、埔墘國小與成福國小的校長與師生共同出席,場面熱鬧溫馨。(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今日(10/18)舉辦「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展覽開幕,邀請合作學校——復興國小、埔墘國小與成福國小的校長與師生共同出席,場面熱鬧溫馨。(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故事生故事 藝術連結生活

開幕現場,新北市美術館副館長蘇珀琪致詞,感謝策展人、藝術家及所有師生一年來的投入與努力,讓展覽成果精彩豐碩。她指出,學生的創作不僅貼近生活,也展現自主思考與突破媒材的能力。兩位策展人與團隊帶領藝術家、學生與教師共同探索「如何說故事」,從生活經驗、地方記憶與課堂對話中,讓故事自然萌生。正如策展人蔡家榛所言:「故事生故事,故事引出故事。」這句話正呼應整個計畫的精神。

新北市美術館副館長蘇珀琪開幕致詞。(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新北市美術館副館長蘇珀琪開幕致詞。(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館校合作計畫」是連結地方文化與教育資源的重要橋樑,期望持續推動長期合作,讓藝術不僅存在於展覽場域,更融入校園與社區生活。未來也將擴大合作範圍,推動更多以藝術為核心的教育實踐,打造新北成為以文化滋養學習的城市。

開幕現場國小學童導覽自己的作品。(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
開幕現場國小學童導覽自己的作品。(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林玟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