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ESG永續浪潮 德勤商務法律提智財治理三大應變策略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1 15:31:34)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今(21)舉辦「【德勤商務法律論壇】因應ESG永續發展趨勢之智財治理應變策略」研討會,內容指出,面對全球ESG永續發展浪潮,連結智慧財產管理強化競爭力與永續表現,成為企業關鍵課題。德勤商務法律建議,「善用智財盤點、綠色智財佈局、制度化管理」不僅能提升創新效益,更能強化永續治理與資本市場連結,成為兼顧創新與永續的核心競爭力。
勤業眾信總裁柯志賢致詞時表示,在全球永續發展浪潮下,ESG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核心,而智慧財產則是支持企業永續轉型與創新驅動的關鍵資產。過去智慧財產多被視為保護創新的工具,如今更是企業展現環境責任、社會價值與治理誠信的重要基石。他更進一步提到,德勤商務法律團隊長期協助企業面對永續轉型與智慧財產管理的挑戰,未來也將持續與政府機關、產業夥伴緊密合作,推動ESG與智慧財產的融合應用,協助企業在全球化趨勢下穩健前行。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法律科技創新負責人蔡志宏合夥律師表示,德勤商務法律的法律科技創新服務團隊長期關注智慧財產與永續發展連結議題,在去年即曾辦理「World IP Day 2024 (IP & SDGs):以智慧財產成就永續發展」研討會,今年再以「因應ESG永續發展趨勢之智財治理應變策略」為題,辦理本場研討會,深具價值延續傳承、深化落地實踐之意義,期待智慧財產管理與ESG深度對接,用智慧財產的力量為地球與社會創造正面影響。讓創新不僅帶來財富,更能實現永續發展,讓知識產出價值普惠社會的每一個人。
@ESG評鑑與永續經營專題分享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局長張振山指出,公司治理評鑑將於明(2026)年起轉型為ESG評鑑,綜合考量國際發展趨勢與國內實務,在既有評鑑架構下納入更多環境與社會面向指標,進一步引導上市櫃公司加強資訊揭露,落實永續轉型。另也觀察到實務上有更多智慧財產管理連結永續經營的作法,近年也陸續將相關作法納入評鑑指標得分參考範例,如有企業進行綠色商標盤點或設計內部創新機制以鼓勵永續相關專案提案,顯見企業將智財策略與永續經營結合,兼顧創新能量與品牌價值,有助強化長期競爭力。
@智慧財產與永續發展之連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局長廖承威指出,政府預計於2026年將公司治理評鑑轉型為「ESG評鑑」,顯示ESG與智慧財產的結合將成為未來趨勢。為引導企業推動綠色智財,智慧局已於官網設置「淨零排放智財專區」,內容涵蓋綠色技術專利分析、綠色技術證明標章暨台灣綠商標分析,協助企業了解智財與永續的連結。此外,智慧局更開放多項檢索資源,如「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可查詢全球超過105國、逾1.7億筆專利資料,供企業舉證其專利屬綠色專利;另有商標以圖找圖檢索系統暨AI輔助設計專利檢索系統,方便申請人上傳規劃申請之商標或設計專利圖式即檢索到近似前案,降低檢索門檻並提升效率。同時,智慧局推動「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方案」,讓新創產業專利平均處理期間縮短至三個月內,促進專利融資與專利資本市場鏈結,助力創新與永續雙軌發展。
@智慧財產管理制度未來展望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副所長鄒宗萱指出,近年隨著公司治理將智慧財產納入評鑑指標,已帶動跨產業與集團企業推動智財管理。隨著ESG趨勢興起,企業對智財的重視已從「管理」走向「價值化」。她指出,不僅道瓊永續發展指數在評估企業永續表現時會將智財納入考量,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GPIF)亦透過評估企業持有之環境友善技術專利,作為選取投資組合的依據。智財管理不僅是保護創新的工具,更是連結研發、治理與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樑,未來企業可藉由智財揭露展現永續與創新實力,提升企業價值並吸引資本。
@面對綠色浪潮企業如何優化創新智財管理連結永續治理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資深副總經理鄭淑芬指出,面對綠色浪潮,企業應優化創新智財管理並連結永續治理。首先,需進行全面的智慧財產盤點,確認專利、商標、著作權與營業秘密等無形資產的保護狀況,避免侵權或盜用風險。並進一步檢視智財於改善環境面的實績,如確認專利是否屬「綠色目錄」定義之「綠色專利」、商標是否為彰顯環保、低碳、可回收等特性之「綠色商標」,以展現環境友好性。社會面則關注技術合作、公開授權與促進共榮福祉等智財議題;治理面則透過「計畫(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機制持續優化智財管理。綜合而言,綠色智慧財產的保護與運用不僅能強化創新競爭力,更能提升企業於國際永續評比中的表現,成為兼顧創新與永續發展的核心策略。
@ESG永續發展下之智財管理因應策略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長宿文堂在回應如何平衡專利排他獨佔與合作開放創新之問題,特別指出標準化及規模化乃智慧財產生態創新的適例,智慧財產透過合理的運用,如標準必要專利以專利池的方式集中授權,就能避免專利排他性反而影響規模化。此外,透過宿法務長的分享,也充分展現聯發科在治理(G)構面的績效,以及如何同時實現環境(E)及社會(S)的責任與承諾。這些實績也進一步證明了智慧財產權與ESG永續發展之間的深厚聯繫。
@企業智財管理於ESG 永續發展結合實務分享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資深處長施學浩指出,聯華電子的智財策略涵蓋ESG的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大面向。在環境面,聯電強化智財管理以保護綠色創新,並建立綠色營業秘密註冊機制,推動節能減碳技術保護。在社會面,聯電重視供應鏈及客戶智財風險管理,並透過產學合作推動智財保護的教育與交流,提升整體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認識與支持。在治理面,聯電將智財管理融入企業ESG框架,推動與TIPS認證接軌,實現全方位智財風險管理與效率。
正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課長林家源指出,正新公司透過智慧財產管理結合ESG,以智財佈局與技術創新推動永續發展。於環境面,積極導入永續材料與節能製程,並區分為企業與消費者兩個面向:企業端在不影響安全與品質下優化製程以降低碳排放,導入環保與回收材料以減少對天然資源的依賴;消費者端則透過低滾阻設計達成節能減碳,讓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共同實踐環境永續。於社會面,正新公司從品牌與商標經營延伸至公益實踐,除維護消費者權益外,並以品牌力量投入公益活動與支持弱勢團體,展現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實踐。於公司治理面,正新公司建立完善的智慧財產管理制度並導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驗證,推動智財流程系統化,提升治理效能與營運韌性。公司亦成立集團智財中心,落實集團智財管理的治理構面。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品質管理部經理洪志武指出,中鼎秉持「最值得信賴」品牌精神,將智慧財產(IP)管理深度融入ESG策略,並八度名列證交所公司治理評鑑前5%。在環境(E)面,以「地球永續的把關者」自許,在世界各地打造兼顧環境與經濟的綠色工程,並將高達 64%的研發經費聚焦於環境技術,創造新台幣121億元環境效益。在社會(S)面,要求供應商簽署納入智財規範的「企業永續經營及淨零排放承諾書」,並設立「鼎學網」數位教育平台推廣專業知識與實務觀念,同時推動產學合作開發專利技術。在治理(G)面,於董事會下設「永續淨零暨資安委員會」,並為工程技術服務業首家取得TIPS驗證的公司,於2025年通過再驗,確保智慧財產受到嚴謹保護。
台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處長黃怡仁指出,台燿科技打造「智慧財產+永續發展」雙核心,邁向高階材料全球領導者。台燿科技啟動「智慧財產管理與永續發展整合策略」,以專利技術、營業秘密保護與ESG永續治理為雙核心,打造全球高階電子材料產業的競爭優勢。台燿長期深耕無鹵及高頻高速高端材料領域,累積大量專利與關鍵製程技術;同時導入TIPS智慧財產管理制度,建立研發、法務、資安與供應鏈的整合機制,確保技術資產不外流,並透過跨國合作與授權模式提升研發效益。
在永續發展方面,台燿推動節能減碳、生質材料開發、RTO廢熱回收、水循環系統與ISO 14001/45001管理,積極回應國際品牌客戶及車用電子大廠的ESG與合規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