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普環島列車臺南站 喜愛科學活動的大小朋友一起來玩科學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2 15:20:58)臺灣科普環島列車 10 月 20 日至 25 日巡迴全臺,行經全臺 16 個縣市,27 個站點,為期 6 天的展期、第三天來到臺南站,共有 10 間學校、近 300 人從臺南站啟程展開精彩的科學旅程。在地高中學生們發揮創意佈置攤位,希望能將深奧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內容,激發小學生對科學的好奇與探索精神,讓科學的種子從小扎根,縮短城鄉學習差距,臺南站結束後將前往下一站高雄。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辦的「臺灣科普環島列車」自 2016 年起開辦,今年國科會在活動規劃上,更加注重科學的多元共融與無疆。列車關主用台語、原民語、手語解說科學,讓孩子在玩科學的同時,認識不同語言文化及在地特色;從偏鄉、城市、原住民部落到聽障學校的孩子們,一同走上教學的舞臺,探索知識的樂趣;新增南迴站點,擴展偏鄉共學,邀請全國約兩萬名學童動手體驗科學,而列車將繼續環繞全臺進行科學推廣。
臺南站由國立成功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協辦,並與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臺南市私立慈濟高級中學、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國立成功大學核心設施中心、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政風處攜手合作,於臺南火車站旁的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設共 20 個科普攤位以及 1 間科學教室,吸引將近 500 名師生踴躍參與。
列車今(22)日在臺南站啟程並前往高雄,啟動儀式在臺南市政府教育局陳宗暘主任秘書、國科會科國處魏智群科長、成大科教中心徐旭政主任、成大物理系羅光耀教授、台南火車站站長吳文傑及臺南市多所學校的校長與教師的共同見證下揭開序幕。期盼透過環島列車的啟程,將對科學的熱情和精神散播到全臺各地,邀請更多人一同走進充滿發現的科學世界。
「希望大家帶著好奇心前來,最後能帶著滿滿的科學知識回去」,成大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徐旭政主任致詞時表示,前 9 年台南下一站都是到枋寮,今天要開到高雄,前往台東,所以是目前 3 天裡面最早出發的一天,很感謝小朋友這麼早來到這邊,也很謝謝臺南的學校很給力,安排這麼多精彩的科學活動攤位,希望今天的活動能讓大家收穫滿滿。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處魏智群科長表示,一直以來國科會都期待讓小朋友們認識科學、探索科學,並愛上科學,事實上這麼多年來的合作,也讓能感受到科學不只是在學校、實驗室,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的力量,從浩瀚宇宙到探索海洋,都有科學的蹤跡,盼能透過這次的活動,讓孩子從小感受科學的奧秘,未來能夠讓台灣的科技實力茁壯,祝福這次活動圓滿結束。
今年臺南站的 20 個科普攤位中,內容包含半導體小學堂、藍晒圖文創小舖、變化球的奧秘、學玩半導體、神奇的非牛頓流體、搖搖手電筒、會發出聲音的陀螺飛輪、趣遊廉政翻轉玩、連通管、小小生物學家、望遠鏡探索體驗、星空旅行、氣球火箭、怪怪飛行器、現場機器人任務操作等,將深奧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內容,盼能激發小學生對科學的好奇與探索精神。
除了多元有趣的科普攤位之外,成大科學教育中心特別安排了起雲器科學教室,讓學童利用簡單的器材操作,展現氣壓與凝結作用的科學奧秘,生動呈現了雲的形成原理。此活動不僅帶給學童驚奇的體驗,更盼能啟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思考。
國際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高二的薛同學表示,這次他們展出的機器人,是配合 FRC 競賽的主題「海洋環保」製作出的自動化機器人,利用無刷馬達的運作控制原理說明,讓兩個無刷馬達控制乒乓球旋轉方向,決定其運動軌跡,希望未來能應用到海洋清潔的領域,協助清除珊瑚上與海洋中存在的綠藻;這次利用寒假期間開啟兩個多月的討論與實作,自己擔任隊長也認為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團隊合作,這次是第二次參加,希望能在科普列車的活動上,展現更多有趣的科學原理。
透過豐富多元的攤位體驗與互動實驗,臺南站展現了科學教育的創意與活力,讓科學不再遙遠難懂,而是貼近生活、充滿樂趣,並為成大校慶暖身,科教中心也將在 11 月 8 日(六)舉辦「理學大道科學博覽會」活動,當天有豐富的科學市集與實作教室 ,活動公告可參閱成大科教中心臉書公告,邀請大家一起來成大玩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