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青創故事,一樣的初心-用廣播記錄土地與人的雙向互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9 10:54:57)在網路資訊充斥的時代,聲音仍能溫柔地傳遞故事。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分臺推出一系列節目,深入走訪彰化在地店家與品牌,帶來〈田野農村運動派對2〉、〈佛系接班人的經營與音樂生活〉與〈來好日子感受好日子〉三集內容,邀聽眾聆聽這些在地實踐者如何從生活出發,將理念化為行動。
田野勤學 把運動會搬進田裡
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邀「田野勤學」創辦人陳光鏡,分享將鄉村田野變成遊樂舞台的創意發想,輕鬆愉快對談中完成〈田野農村運動派對2〉的錄製。去年首度舉辦的「田野農村運動派對」廣受好評,今年第2屆活動延後至9月20、21日舉行,從賽制、場地到活動內容都進行升級。
活動以「玩在田野、樂在鄉間」,除了分男女子組,團體賽改為雙人合作,增添互動與趣味。孩子們在泥地奔跑、跨越平衡木、用泥巴作畫,讓農村成了最天然的遊樂場。現場也設有30攤結合飲食與旅宿資訊的市集攤位,讓參與者從競賽延伸至生活體驗。
陳光鏡表示,南彰化獨特的人情味值得親自體會,舉辦活動的同時,也希望大家珍惜土地,使用環保餐具,讓這場運動派對不只是比賽,更是一場與土地共好的行動。
寶豐香皂 香氣與旋律譜出職人精神
在節目〈佛系接班人的經營與音樂生活〉中,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邀請「寶豐香皂」第三代接班人陳聖文,談他如何以「佛系經營」的態度,為老字號品牌注入新靈魂。
面對現代人改用沐浴乳、洗髮精的趨勢,香皂市場早已不同以往。陳聖文坦言,寶豐香皂目前仍以代工為主,但他希望透過設計與理念轉化,讓香皂成為生活美學的一部分。他嘗試導入環保概念與在地素材,並參與「稻地田中」團隊,與地方青年二代合作,推動更多地方經濟的連結與交流。
身兼音樂人身份的他,也將創作精神帶入經營哲學,將「香氣」與「旋律」視為同樣能觸動人心的語言。陳聖文笑說,音樂與製皂對他而言都是生活的一種修行,「隨緣而行,但每一次創作都希望能留下香氣與記憶。」
好日子民宿 讓旅宿成為美好體驗的出發點
在節目〈來好日子感受好日子〉中,主持人邀請「好日子民宿」負責人詹淑珠與其女兒陳彥汝(Amy)母女,分享她們如何在彰化田尾鄉,用一間民宿把家的溫暖傳遞給旅客。
田尾的夜晚因電照菊花田而閃耀燈海,此景重構了母女倆對「鄉間旅宿」的想像。詹淑珠笑說,開民宿是自己多年以來的心願,希望現代人藉旅遊放慢腳步、聽蟲鳴鳥叫、看花開世界,找回生活節奏;而女兒Amy則以感官體驗出發,在民宿空間注入專屬香氣設計,讓旅客一踏入就能記得「這是專屬好日子的味道」。
她們從枕頭軟硬的選擇,到親子友善設施的貼心安排,甚至包棟婚禮動線設計,都與家人共同討論、用心調整。好日子民宿自開張以來已歷時3年,今年榮獲觀光署「好客民宿」標章認證,也是南彰化唯一入選的業者。Amy笑說,達成每項要求的這份「龜毛」正是她們對優質住宿體驗的堅持。
母女倆相信,民宿不只是旅途的歇腳處,更是推廣家鄉的一扇窗。Amy特別針對社群,自製「跟著好日子,輕鬆好旅行」影音企劃,結合田尾花園、在地單車租借店、手作多肉植物體驗等活動,希望用旅行的方式顛覆「彰化無聊」的刻板印象。詹淑珠說:「讓更多人看見田尾的美,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幸福的事。」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分台透過聲音紀錄,讓這些平凡卻深刻的地方故事有了更廣的舞台。三則廣播故事都講著同個道理:學習不止於教室,創業也不只是商業,真正的教育與創造力,就藏在生活裡的每一次真誠實踐。
  
    
  
    
  
    
完整節目收聽資訊:
〈田野農村運動派對2〉:https://share.google/AS9KWg66aORz0l9W8
〈佛系接班人的經營與音樂生活〉:https://share.google/ELhhPxjJS1ncutJsz
〈來好日子感受好日子〉:https://share.google/ZpkZYZWALCO4EDZcS
認識彰化聯盟與上述提及之聯盟店家,請至「城鄉特色網」瀏覽:
https://www.support.sme.gov.tw/loh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