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東華大學師生參與2025臺灣同志大遊行 以行動實踐「超.連結」精神

發稿時間:2025/10/31 17:47:3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31 17:47:33)第23屆臺灣同志大遊行於2025年10月25日在臺北市政府前盛大登場,今年以「超・連結-跨越標籤,理解差異(Beyond Links: More than Clicks)」為主題,呼籲社會在網路時代不只停留於表層互動,而要真誠理解多元生命經驗的差異,跨越偏見與標籤,建立真實的人際連結。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看電影學英文與性別平等〉的師生組成「Equality at NDHU」隊伍,從花蓮出發北上參與活動。課程以電影為主要媒介,透過電影欣賞與討論,從性別的視角學習、理解多元文化,同時學習與性別議題相關的英文表達。

參與本次遊行,師生希望能以行動實踐課程精神-看見、聽見、並支持多元的聲音。授課教師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張德勝教授表示:「走上街頭,是我們將課堂討論帶進真實社會的一步,也希望把這次的觀察與體會帶回課堂,與無法親自參與的同學分享。」
遊行主題「超・連結」也深刻呼應當前全球社會的挑戰。面對國際上反多元、反平權的風潮,以及網路社群中戲謔化與標籤化的文化,臺灣同志遊行呼籲大眾不要停留在表面的點擊與符號,而是要進一步跨越隔閡、理解差異。東華大學師生的參與,不僅展現對性別議題的支持,也實踐課程倡導的「多元理解與批判思考」精神。

活動結束後,學生們也分享各自的參與心得。諮臨系大一蔡玉靜同學提到,能夠親身參與讓她印象深刻:「以前只能在網路上看到的活動,終於能在現場體驗!雖然一開始有點侷促,但現場氣氛熱情包容,變裝皇后們華麗的造型令人佩服,現場的舞蹈與口號也充滿力量,讓我深刻感受到多元社會的尊重與開放。」。縱谷不分系大四何懿哲同學則提到:「初走同遊,我是又期待又緊張的,不知道會看到什麼,但這些景象又很熟悉。在臺灣的同志遊行,讓我們在當日可以沒有包袱地上街做自己。」同時懿哲也引用作家李屏瑤的話「女人要夜行權,同志要日行權」,並指出同志遊行的意義在於讓性少數族群能夠「不再隱形」,並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理解與對話,打造更包容的社會空間。

此次行動特別感謝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支持與協助,讓學生能在課程學習之外,實際走入社會,體驗公共議題的多元面向。通識教育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動性別平等與多元共融教育,鼓勵教師將課堂內容與社會實踐結合,讓學習成為理解世界、連結他人的橋樑。

東華大學將持續以通識教育為基礎,推動跨領域的性別平權與文化多樣性學習,讓學生在思辨與體驗之間找到平衡,培養尊重、理解與包容的視野,並將平等與多元的理念從校園延伸至社會各個角落。

臺北市政府前廣場課程同學與老師合照。
臺北市政府前廣場課程同學與老師合照。

東華大學師生帶著彩虹旗於遊行前合影。
東華大學師生帶著彩虹旗於遊行前合影。

課程同學接力帶著彩虹旗遊行於大隊中。
課程同學接力帶著彩虹旗遊行於大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