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雲科大感謝企業默默送暖 給予清寒學子獎學關懷與推動人才公益培育

發稿時間:2025/11/07 14:29:3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07 14:29:39)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近日由老師帶受領清寒獎學金的學生前往永源化工原料股份有限公司,感謝公司對教育與科研的支持。公司除和學校技術移轉合作外,更以實際行動近年給予清寒獎學金,幫助經濟弱勢學生無後顧之憂,專心向學。這份跨越產學的情誼,不僅彰顯企業社會責任,更實現「以科技回饋社會」的永續精神。

該獎學金源起於雲科大環安系郭昭吟教授與永源化工推動的「轉廢成銅」環境材料技術合作。郭教授長期發展環境技術,近年更延伸至金屬有機構造體(MOF)新興環境材料領域,其前瞻研究方向正呼應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核心技術,被譽為淨零與碳回收的重要突破。在嶄新節能技術移轉後,永源化工董事長吳旻鴻董事長,決定將增加經費撥作「清寒獎學金」用途,郭教授和吳董合意將原本屬於研究實驗室經費的資源,化為對環安學生的溫暖支持。當年捐贈時適逢農曆年前夕,吳董事長還特別致電郭教授,叮嚀要「務必將獎學金提高,要加碼足夠,不只保障學期註冊費,還要增加購買書籍或部分生活的費用,讓學生真的安心求學」。這份關懷,至今仍溫暖人心。

吳董事長的生命故事,更讓這份助學意義深遠。他出身於家境清寒的雲林鄉下農村,母親在他出生時因家中資源極為匱乏,甚至連月中食物都不足,只能靠溪流撈魚食用努力存活下來。吳董事長從小深知生活不易,但他從未因艱難而退卻,反而立下「要讓家人過好日子,也要讓更多同胞不再受苦」的志願。

多年後,他以堅毅與努力白手起家,一路打拼創業,創立永源化工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並將個人奮鬥歷程轉化為企業文化的核心精神「堅持、創新、回饋」。他常說:「我能有今天,是因為有老師在我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我要讓這份溫暖延續下去。」因此,在事業有成後,他不僅投入研發、推動環保技術,更持續透過獎學金回饋教育,期盼沒有孩子因貧困而失去夢想。

114年,環安系有一名新生得知獲頒該獎學金,感動地表示:「看到有清寒生繳不出學費而輕生的報導,心中非常難過。想到自己能夠獲得這份幫助,真的十分幸運。感謝永源集團的支持,讓我能減輕家中負擔、專心完成學業。我會努力學習,期盼有一天能回饋社會。」

另一名同學也向吳董事長表達:「我爸爸在去年因病離世,媽媽一肩扛起家庭與孩子的沈重開銷。能在這個階段獲得永源集團獎助學金,讓我有足夠資源繳交學費與提供生活費,減輕母親負擔,內心充滿感謝與感動。」

郭昭吟教授表示,「科學不只是研究,而是改變世界的行動力。」更在於能否為學生帶來實質改變。她感謝永源化工將技術合作延伸為清寒教育關懷的行動,這正是永續精神的最佳詮釋。雲林科技大學表示,永源化工的獎學金是個開端,不僅協助清寒學生安心向學,更鼓舞學生建立有溫度的未來。

永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吳董事長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郭昭吟教授合影
永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吳董事長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郭昭吟教授合影

永源化工謝副總向雲科大師生講解公司製程與永續經營理念,促進學生對產業實務的深入了解
永源化工謝副總向雲科大師生講解公司製程與永續經營理念,促進學生對產業實務的深入了解

永源化工吳董事長與受領獎學金學生合影,鼓勵青年學子持續精進、回饋社會
永源化工吳董事長與受領獎學金學生合影,鼓勵青年學子持續精進、回饋社會

郭昭吟教授帶領受領獎學金學生前往永源化工原料股份有限公司,感謝企業對教育發展與科研推動的長期支持
郭昭吟教授帶領受領獎學金學生前往永源化工原料股份有限公司,感謝企業對教育發展與科研推動的長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