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竹藝創作研習課程邁入第3年 林保署南投分署推環境永續與社區新經濟

發稿時間:2025/11/12 11:27:3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2 11:27:30)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推動「林業剩餘資材再利用-竹藝創作研習課程」,今(114)年度已邁入第3年,課程於雲林縣斗六市湖山里松花坡社區教室舉辦,分別於10月8日、15日、22日及11月5日共計4日開課,邀請南投、雲林及彰化地區的社區居民與協會夥伴共同參與,現場竹香盈室、學習氣氛熱絡。

本課程緣起於阿里山事業區退竹還林的造林工作。為了善用更新後的竹材,南投分署秉持「全林利用、資源循環、環境永續」的理念,與雲林縣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合作,將林業剩餘資材轉化為可再利用的創作素材,並邀請竹掌竹編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文淼老師與邱鐘雪老師兩位竹藝專家指導授課。兩位老師已連續第2年參與課程,憑藉深厚的竹藝功底與豐富經驗,帶領學員從刮青、剖竹、定寬、倒角到六角籃體編織與天然生漆塗抹,完整體驗竹藝創作的流程與工法之美。

課程以「六角鳥仔目孔提籃」為主題,並延伸至竹球與彈跳竹青蛙等創意作品。透過實作體驗與設計思考,學員不僅學習到竹編技巧,更理解竹子作為環保素材的再生價值。許多學員從不會剖竹到能完成獨一無二的竹藝作品,過程中充滿成就感與驚喜,也在手作之間體驗竹材的溫度與生命力。

南投分署表示,竹材是臺灣重要的綠色資源之一。透過竹藝創作,不僅能協助地方發展社區新經濟,達成竹林全林利用,並具友善環境的教育意義,實踐環境永續之目標;同時也讓學員了解竹文化在生活中的應用潛力,進而帶動地方產業創新與環境教育的結合。

未來,南投分署將持續推動林業剩餘資材的多元再利用,結合學校教育與社區培力,讓「竹藝文化」成為兼具美學、環保與產業價值的象徵,為臺灣林業的永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