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旋律裡回到大溪-新生代吉他演奏家李軍以指彈吉他寫下成長的風景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2 12:06:09)繼以〈居住正義〉探討社會議題、引發聽眾深思後,指彈音樂人李軍帶著全新創作〈大溪〉回歸。這次他放下鋒利的社會視角,回望自己成長的地方,以更柔軟、更私密的方式,描繪記憶中的大溪。
這首作品誕生於一個靜謐的午後,從第一個泛音到最後一段主旋律,皆未經過多雕琢。李軍形容它是「渾然天成的作品」,彷彿旋律自己找到歸屬,一氣呵成地完成。
曲子開端以細緻的泛音開啟畫面,晨霧籠罩的大漢溪、橋上漸行的車流、城市甦醒的聲音。主旋律轉為平靜,像是日常記憶的翻頁-學生時期的片段、母親的身影、與家人共度的時光,全都在旋律間被柔和描摹。
中段節奏微幅推進,象徵著長年往返於故鄉與他鄉的心境。李軍笑稱大溪是「遠得要命王國」,但音樂裡卻藏不住那份對土地的牽掛。副歌的高昂段落象徵節慶的喧鬧-大溪特有的6月24日關聖帝君誕辰的盛況、滿街鞭炮與陣頭聲浪,讓整首曲子在寧靜與熱鬧之間取得動人的平衡。
〈大溪〉的旋律如同記憶本身,沒有刻意的結構與設計,而是一種自然流動的回望。李軍說:「這首曲子對我來說,像是在說這就是大溪。」那不是被理想化的鄉愁,而是一種誠實的凝視-帶著愛、矛盾與驕傲。
他回憶創作過程時笑著說,旋律彷彿早已存在,只等他撥出第一個音,便順勢而成。「那天陽光很好,窗外風聲、遠處汽笛聲都成了伴奏。」他說,「也許正因為一切都這麼自然,所以〈大溪〉能留下我最真實的一面。」
出身桃園大溪的李軍,以細膩的指彈語彙與真摯的主題創作受到關注。從社會觀察到個人情感,他始終以真誠為核心,善於用音樂捕捉生活的質地。〈大溪〉是他繼〈居住正義〉後的全新發行,延續「以音樂書寫現實」的創作理念,卻以更溫柔的姿態回到自身。未來,他將持續透過指彈音樂紀錄生活樣貌,也預計於明年推出首張完整專輯,探索更多關於人與土地、記憶與歸屬的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