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署臺東分署串聯五村六體驗 南迴山村隨森慢走漫遊成果展11/16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4 10:54:48)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推動的「南迴山村-隨森慢走漫遊推動計畫」,將於11月16日上午10至12時於大武山生態教育館舉行成果發布會,邀請您共襄盛舉,見證南迴地區以「生態、人文、產業共榮」為核心的永續發展新階段,也藉由本項計畫持續串聯南迴地區在地資源、協力整合,讓大武山生態教育館轉型成為區域綠色產業成長茁壯的發展基地。
本計畫為延續「浸水營國家步道週邊山村綠色旅遊培力暨產業六級化推廣計畫」成果,進一步擴展至嘉蘭、新興、壢坵、大武、尚武等五個村落,並以大武山生態教育館為核心據點,建立南迴地區「DMO(Destinat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目的地管理組織)」的整合營運模式。透過社區培力與參與式行動,促進地方組織自我經營,發展兼具生態保育與地方創生的永續山村旅遊模式。
本次成果展以「從管理DMO到走進DMO」為主軸,展現南迴五村共創的地方實踐成果,串連生態、人文與產業的多元樣貌。展區以「六大體驗 × 五個村落」為主題,帶領旅人從山走向海,感受南迴山村的生活節奏。
六大體驗包括在嘉蘭村「卜拉米農坊」的「小米辣醬子DIY」,讓民眾感受從田間到餐桌的排灣風味;於新興村「聖恩咖啡莊園」,親手焙製專屬自己的咖啡豆,品味部落的生活美學;在壢坵村「小米學堂」,藉由「排灣愛情陶珠手串DIY」學習族群文化,串起愛與祝福的記憶;大武村「玖肆貳零工坊」以「草本蚊香DIY(濱海植物款)」讓濱海植物的香氣成為人與自然的橋梁;加羅板部落「七里香工坊」的「比努拉噌岸DIY(搖搖飯)」則重現排灣族共食文化的溫度;尚武村「尚武農創企業社」以「花蝴蝶手作」透過彩繪與手作,喚回蝴蝶飛舞的生態記憶,展現人與土地共生的永續力量。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表示,本計畫以「地方自我經營、共榮共享」為核心精神,藉由串聯部落產業、文化與生態教育,實踐「由下而上」的永續發展策略,並促進地方居民、旅宿業者與政府之間的協作。藉由「DMO」機制,讓大武山生態教育館成為南迴山村共同經營的平台,推動環境教育、綠色旅遊及社區創生3大面向的整合行動。
活動當日除主題展區揭幕、成果亮相及導覽外,亦邀請大家現場體驗各村落手作DIY,親身感受從森林走向大海、從手作連結文化的「慢行南迴」旅程。臺東分署期盼透過此計畫,讓更多人看見山村的文化韌性與生態價值,進一步帶動地方永續經濟的長遠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