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東門國小獲教育部肯定 邱臣遠代理市長:智慧教育的成功典範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18 11:22:53)新竹市東門國小長年深耕數位學習與創新教學,結合學校在地文化與科技應用,成功打造具人文底蘊的智慧校園。校方憑藉完整的課程架構、優質的教師專業團隊與亮眼的學習成果,榮獲「教育部114年推動數位學習績優中小學領航獎」殊榮,成為新竹市在數位轉型教育上的亮眼典範。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東門國小創校逾127年,是一所兼具人文傳承與創新實踐的學校。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數位科技結合護城河校本課程」的教育理念,以「RIVER(Reading、Imagination、Vision、E-learning、Research)」為核心,培養學生的閱讀力、創造力、國際力、數位力與思辨力,讓科技成為學生學習與探索世界的橋梁。此次成果呼應市長高虹安推動的「新竹好學」政策,透過優質的學習環境、前瞻數位設備與完善的教學支持方案,打造兼具創新與公平的教育城市。
東門國小校長林啓誠說明,東門國小全面落實「生生用平板」計畫,並針對低年級學生設計QR Code快速登入系統,讓一年級起即可自然融入數位學習環境。學校以五大課程主軸為核心,包括「E啟跨越書森心鑰」、「E齊探尋文史心鑰」、「E期開啟國際心鑰」、「E起遨遊數位心鑰」及「E奇創藝創思心鑰」。課程設計從一年級的到六年級,結合跨域探究與數位工具,讓學生在閱讀、創作與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培養解決問題與創意思考的能力。在教學歷程中,校方採行「KEYS學習歷程模式」(Know How、Extend、Yourself、Sense),引導學生從理解、延伸到反思,實踐素養導向學習。同時結合地方文化,包括東門城導覽、古城踏查與數位繪本創作,讓學生從生活中探索歷史、關懷社區,真正落實「學以致用」的教育精神。
教師張育瑗分享,原以為低年級學生難以操作平板,但透過高年級學生協助教學與循序引導,孩子們很快就能上手。使用因材網與酷課雲後,學生的學習動機明顯提升,課堂參與度更高,也更敢發問,扎根數位學習基礎;教師陳怡君表示,透過平台的學習分析報告,能即時掌握學生學習弱點,進行精準補救。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習信心大幅提升。
教育資訊網路中心暨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指出,東門國小近兩學年度學生在國語、數學與英語三科的整體學習表現均穩定提升;在教育處學力檢測中也展現優於市平均的成果,充分驗證數位學習的實效。學校全體教師均完成教育部A1至A3及iPad應用培訓,完成率達100%。此外,東門國小是數位重點學校,與建功、竹蓮、西門、香山、龍山等六校共組「數位學習推動共備社群」,定期舉辦觀課、議課與經驗分享,形成跨校合作的學習共同體。
教育處說明,校方不僅將科技融入日常課程,更能以數據分析與團隊共備推動教學革新,在「數位教學落實率」、「教師數位應用能力」、「學生學習成效」三項指標上表現亮眼,最終榮獲教育部114年推動數位學習績優中小學「領航獎」,成為竹市智慧教育的成功典範。未來將持續推廣東門經驗,讓夥伴學校能在數位浪潮中乘風而上,開創屬於新世紀創新教育的智慧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