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超哲學

發稿時間:2019/03/15
青春超哲學
青春超哲學
作者|冀劍制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期|2019/01/01

  中學生正值青春期,是由兒童過渡至成人的階段,此時對於未來或是嚮往、或是迷惘,因此,本書提供中學生更多元的思考方向,運用哲學觀點省思時事議題,將看似艱深的理論應用於生活實例,有助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為迷茫的青春點亮一盞明燈。

文章節錄

《青春超哲學》

打擊黑心廠商的道德思考

  廉價的劣質商品只要合法,就不算黑心商品,但若包裝成優良商品販售,或是使用不該用的廉價原料,就是欺騙。由於眾人不喜歡被騙,所以黑心廠商容易引發眾怒,以致於在東窗事發後遭到抵制。而人們抵制的動機,部分是為了公義,部分為了洩憤。而洩憤往往容易產生出過度的報復手段,於是,抵制的方法也可能涉及道德問題。

  舉例來說,如果某建商在某一建案偷工減料,人們可能會抵制該建商的所有建案。但如果發現其他建案沒有問題,許多人還是希望抵制下去,目的是報復該建商,希望他遭受最大損失。如果對方已經被法院開罰,更多的抵制是否符合道德,就會有爭議。然而每個人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建商,所以,這樣的個人行為爭議不大。但是,如果朋友想購買,卻去干涉他人購買的自由,這就比較有問題了。除非至少能提出一個「讓這建商遭受最大損失是對社會整體有好處」的理由,才能讓此干涉行為至少從「後果」來看稍稍有些合理性。否則,有時不易區別這種抵制究竟來自於公義的心思,還是仇恨的力量。

怎樣的抵制方法會引發爭議?

  在過去曾經有過的各種抵制方法中,爭議最大的大概算是「秒買秒退」的抵制方法。

  有一年,臺灣爆發黑心油事件,油品的原料來源被懷疑來自於飼料用油或甚至是讓人噁心的污水回收。雖然油品以外的其他產品並沒有發現問題,但許多人還是決定不再購買該公司的所有產品。由於每個人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廠商的權利,所以這樣的抵制即使也包含了沒有問題的產品,仍然沒有什麼值得議論的道德問題。

  然而,針對黑心油事件,地方法院做出無罪判決。由於結果不符合民眾期待,判決理由也難以服眾,被激怒的民眾不信任司法,企圖以更積極的手段拒絕黑心企業,於是針對該企業最暢銷的鮮奶,展開一連串的「秒買秒退」抵制活動:也就是買了之後,打開包裝,再立刻去退貨,讓產品必須銷毀,他人也無法購買。

  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好是壞?當中牽涉到許多爭議,也在社會上造成正反雙方的互相攻訐。反對者的理由包括:浪費食物、濫用退貨制度、給賣場找麻煩、波及無辜等。贊成的人則認為,採取這樣的行動會造成產品下架、廠商虧損,甚至讓黑心企業倒閉,達到抵制的效果。

  簡單的說,這個行動包含很多面向,好壞都有,所以才會引發兩極化反應。當一個人的價值觀偏重反方時,就會認為這種作法不妥當。反之,則會拍手叫好。人們大都依據自己的價值觀點,堅持自己才是對的,但卻難以提出能夠說服他人的想法。那麼,當我們遇到這類道德難題,該如何思考,才能做出更客觀的判斷呢?

判斷道德的基本方法

  要分析一個行為的好壞,至少需從兩個面向思考:「動機」與「後果」。如果兩者都好,除非違背嚴重的行為規範,否則通常就會是好的。如果兩者都不好,則應該避免。如果一好一壞,通常以好的動機為優先,但都必須進一步思考。

  「秒買秒退」的動機應該是好的,因為做這件事情的人並非為了個人利益,而是希望採取更強的行動力抵制黑心廠商。至少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給予掌聲,感謝他們付諸行動捍衛食安。

  然而,這個行為的可預期及最後達成的結果,究竟是好是壞?就需要仔細分析了。如果可引發更多人響應,不管是不是能讓黑心廠商倒閉,至少會比單純抵制不買更快讓產品下架、製造虧損。這是一種發自民間的處罰方式,在司法不彰時,這種方法可算是好事。但除此之外,這個行為也可能帶來許多負面效果。例如,它增加了不同意見者的衝突,還可能讓一些反對使用激烈手段的人,基於某些情感因素,轉向不再抵制,削弱原本的抵制力量。整體來看,「秒買秒退」產生的後果不易評估,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算是一種冒險的舉動。

消極抵制與積極抵制的差異

  從這個問題來看,我們可以把抵制行為區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消極抵制」,也就是以不作為的方式來抵制。例如,拒買黑心廠商的產品、不投票給不良政黨、或是不和欺負同學的人交朋友,都屬這類。另一類則是「積極抵制」,透過某些行動去抵制。像是秒買秒退行動、到處宣傳不良政黨的缺點、或是出面制止欺負同學的行為。

  如果單純為了捍衛食安(不是為了打擊同業或其他特殊原因),這兩種作法的動機都是好的,但結果卻不一定。消極抵制的好處在於:萬一我們的想法是錯的,例如黑心廠商不像我們想得這麼黑,或是司法根本沒錯,採取這種作法至少不會讓人犯下太大的錯誤。但積極抵制卻可能產生難以估計的後果,而且如果作法不當,還易引發其他衝突。積極抵制的好處在於,只要作法得當,通常成效會更大。那麼,兩者之間,該如何取捨呢?

  這個問題很難獲得一個明確且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答案,因為即使是相同的事情,不同身份的人去做,以及不同的作法,都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不過可以試著這樣思考:如果我們確實具備這件事的相關知識,而不只停留在主觀感受,且知道如何做可以避免衍生其他不良後果,那麼,便可以選擇積極的行動。反之,當情況撲朔迷離,在尚未掌握足夠的知識與訊息,或不清楚行動本身是否會引發更嚴重的不良後果時,應該先選擇消極的抵制。至少在盡力追求社會進步的同時,不用冒著犯下更大錯誤的風險。否則善舉不成,還讓社會變得更糟糕,那就得不償失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