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喘口氣

發稿時間:2024/05/24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
作者|多琪.柯恩(Doki Cohen)
譯者|劉宗為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21

「你可以容許自己出現任何感受,它們都沒有錯!」

「如何照顧憂鬱症的伴侶,也是我的成長課題。」──多琪.柯恩

作者多琪在丈夫罹患憂鬱症的初期,兩人對心理議題知之甚少,所以相處上常陷入緊張關係。為了跟伴侶一起度過難關,二十多年來,多琪透過閱讀與參加成長團體,找出照顧患者與發展人生的兼顧法。

書中有坦率而感人的記述,也有實用建議。此外,照顧者應該設法吸收更多正向力量,或暫時抽離現實以細心傾聽內心的聲音。

透過本書,她期待能幫助有同樣經歷的讀者,為他們打造心靈的避風港。

內容節錄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

照顧者的六大感受: 羞愧、怨天尤人、罪惡感、沉重的責任感、憤怒、悲傷

  我接下來會花點篇幅來描述患者的伴侶會出現哪些感受,而我本身就屬於這個群體。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當父母之一患有憂鬱症時,孩子們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探討這類情況時,也必須將孩子們考量在內。然而,就受影響的程度來說,孩子與伴侶會有所不同。(以我自己為例,在亞當最近一次憂鬱症發作時,我們的孩子已各自擁有了家庭,他們所受到的影響,完全迥異於還住在家裡的時候。)

  孩子們擔心身在遠處的父母親,甚至有可能比患者的伴侶還要憂心。這是很自然的。但孩子只能忙於自己的生活,而伴侶一方面要處理自己的工作,還要承擔起另一份任務:照顧憂鬱症的另一半。

  照顧患者的最沉重負擔是落在其伴侶的身上,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情感上。沉重、擔憂和悲傷等情緒籠罩著整個家庭,負責照顧的伴侶往往會產生複雜而矛盾的感受。擔心、恐懼、壓力、憤怒、悲傷、羞愧、指責......有時甚至是憎恨,籠罩著患者伴侶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出於關懷、同理心和憐憫之情,伴侶也會持續地支持和幫助患者。

  我分析自身的感受後,因而意識到,每當亞當的憂鬱症開始發作時,我就會感到恐慌。我知道日常生活即將發生改變,將開始進入一段不知道要持續多久的波動。但亞當的憂鬱症發作頻繁越高,我的負面感受就會降低,而同情的感受則會變強。

  恐慌減少了,我知道即將發生哪些狀況,也感受到孩子們對我們的支持。我知道我有能力應對,也明白這只是暫時性的狀況,美好的日子總會到來。

  患者伴侶會出現的主要負面情緒,我親身感受到的有:

1.羞愧

  不光是患者,伴侶自己也會感到很羞愧。

  我記得,亞當第一次憂鬱症發作時,我感到很難為情。亞當不再是我所嫁給的那個男人。有些好朋友知道他的狀況,但和他們在一起時,我感到很難受。大家都在開心說笑,而亞當則是沉默不語且感到不自在。對於不知道他情況的朋友,我擔心他們會意識到哪裡不對勁。我還擔心,這種丟臉的感覺彷彿證明我們的婚姻是失敗的,在發生危機時無法互相扶持。我還忍不住懷疑,我們根本就不適合彼此,他不是我想要共度餘生的伴侶。

2.怨天尤人

  人們習慣於相互指責,當伴侶患有憂鬱症時,更容易去指責或怪罪對方,比如:

  「看看你讓我們陷入了什麼局面」或者「這一切都是你的錯」。日常生活被打斷、無法完成原本計畫好的事情時,照顧者就很容易將矛頭指向生病的伴侶。

3.罪惡感

  內疚感是難免的,這是世間的常態。憂鬱症發作時,照顧者的心中可能會浮現某些想法,例如:「他會變成這樣也許都是因為我,是我扮演了某種催化的角色?如果真是如此,那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這情況?」

4.憤怒

  憤怒感經常會出現,而且往往來得很突然、毫無預警。我可能在平靜、寧靜的時候,突然間憤怒湧現,並引發出某些責怪對方的想法,比如,「你妨礙到了每個人的生活」或「周圍的每個人都在為工作操煩,但你卻只沉迷於自我」等等。

5.沉重的責任感

  有時候,我感到這種負擔對我來說太沉重了,著實令人難以承受。與此同時,我又希望別人注意到我、關心我,詢問我的狀況,理解並愛護我。

6.悲傷

  身邊的人正遭受到痛苦,而我們卻無法幫助他,這一樣令人十分難受,也連帶地引發了自己的悲傷、憂愁和痛苦。伴侶憂鬱症的發作期間越長,這些感受便會更加令人難以承受。

  我為亞當如此受苦而感到悲傷。孩子們看到他一蹶不振,想要讓他開心卻又無能為力,而我在一旁看得很不忍心。對於自己,我也感到痛苦。我喜歡日子充滿快樂和歡笑,但亞當憂鬱症發作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該克制自己的愉快心情,或是要表現出輕鬆自在的樣子。事實上,我在他身邊時,很難感到快樂,但又擔心這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導致他的負面情緒更加嚴重。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