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音樂系學生溫約瑟突發奇想,開始在Google地圖上標註解放軍設施,至今已累積超過七千筆軍事標記,完成全台首份「解放軍部署地圖」,吸引軍事界關注。他透過公開來源情報(OSINT)技術,解讀中共海陸空軍營區、飛彈部隊與軍工據點。本書分三部分:回顧他如何累積軍事直覺與分析思維;介紹OSINT技能與地理定位工具,並揭露辨識解放軍設施的獨門祕訣;最後更首度公開「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組織與任務推演。無論你是軍事迷或情報素人,都能從中學會用公開資料守護台灣。
內容節錄
《請支援搜尋!你也可以用公開資訊破解共軍行動!》
回到2021年6月14日,那天正等待畢業且半夜睡不著覺,無聊在網上四處瀏覽。當時也許只是突然想到要做些什麼,就像你原本打算晚上漫無目的在街邊散步,但走出去時,目光忽然被一家店面吸引。這種一時興起的想法很常見,可能前一個小時完全沒有想到,結果一買就買了很多回來。
生活中很多事都是這樣,意外的契機推動我們做出一些新的發現或判斷,而這正是圖像解讀或資訊解譯過程中的有趣之處。
現在回想,或許是因為我曾經的幾次出國經驗。出國時,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把自己去過的、有意思的地方標記下來,比如住過的不錯的飯店,或是像這樣的特殊地點。Google地圖的功能讓我可以標記喜歡的、想留念的地點,我覺得這樣很方便。
先前去過歐洲,也去過非洲。在我出國的經歷裡,有一次是去肯亞參加醫療志工活動,地點是在貧民窟裡的一間小學。那時正值升大學的暑假。這次的經歷對我來說非常特別。回到台灣後,我一直想找到那間小學的確切位置。
這間小學是由一位台灣的傳教士創辦,位於肯亞的貧民區裡。我當時拍了幾張照片,當時我們在那幫忙看診,從旁協助。雖然只停留了一個多禮拜,但這次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那裡的貧窮程度遠超我的想像。肯亞的貧富差距非常大,尤其在貧民窟裡,生活條件極其艱難。記得第一天,我去到那間小學,覺得環境非常髒亂,就開始掃垃圾。當地的人告訴我不用掃,因為那裡根本沒有處理垃圾的地方。
我們也不敢吃當地的食物,只能從比較市區的飯店訂外匯送來。那裡沒有乾淨的水源,只能抽地下水。我看到一個孩子,舀了我們洗碗的水來喝。那些水是放在一個大塑膠桶裡的,原本是準備用來沖茅坑的。那一幕讓我震撼不已。
此外,當地女性連生理用品都甚為缺乏,只能以布代之。我們教她們製作可以重複使用的布衛生棉,但對她們來說,這依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水資源極其缺乏。沒有乾淨的水,要保持衛生實為困難。
所以為何如此想找到那間小學呢?因那次經驗對我原本的世界觀造成很大衝擊。我希望可以隨時在地圖上看到那個地點,每次打開地圖,想到自己曾經的經歷,彷彿這些記憶又鮮活起來。
尤其GoogleMyMaps具有社群互動的功能。別人可以搜尋並分享製作者的地圖,看到名稱和註解。這就像是地圖版的Google文件一樣,你可以設定權限,也可以添加多種標示。
那天晚上我看著電腦上的地圖,突然想到,兩岸有不少人整理國軍的地圖,但解放軍地圖還沒有人做;而且中國的軍迷雖然早有人製作台灣國軍地圖,但基於解放軍對保密的高度要求,他們是不能製作解放軍地圖的。我覺得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挑戰,於是開始自己著手整理。
我首先標記了一些基本的機場。至於前三個標記的地點,我記得其中一個是汕頭機場,另外兩個已忘記,但都屬於最基本的機場類別。當時不過是隨興地標記,並無具體計劃,一年過去,大約標了800多個地點;時至今日,
標記已經超過了7000處。
接下來,我將與你分享,我是如何一步步從有限的線索中,破譯資訊,進而得出實用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