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財團法人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以下簡稱本基金會),為獎勵優秀新聞人才與學術著作,特設置「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同時為呼籲我國新聞界重視環保新聞,將「環保」、「節能」、「永續」等精神體現於環境教育及保護之推廣,特在企業響應下增設「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獎勵規範
報名資格
中華民國境內依法設立之報社、雜誌社及廣播、電視事業機構或專業新聞網站之新聞從業人員,及撰寫新聞報導之自由投稿人。
徵件範圍
以104年6月1日至105年6月30日發表、刊播之新聞作品(系列作品至少四分之三符合參賽日期規定,超出參賽日期之作品以半年為限)。
收件日期
105年7月1日至7月31日。
獎項內容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時事、社會公益等重大議題之新聞報導,對公共服務有卓越貢獻者,包含平面、廣播、電視媒體及專業新聞網站之作品。
新聞學術著作獎:傑出之新聞學術研究、著作與出版。
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喚起國人環境永續意識,倡導綠能生活,有效發揮傳播影響力之優質新聞報導,特在企業響應下增設「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新聞媒體組
1. 報社及雜誌類
2. 電視類
3. 廣播類
公民記者組(含網路媒體)
參賽作品規格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收件範圍包含報社、雜誌、廣播、電視、專業新聞網站之新聞報導(不含評論及攝影)。參賽作品規格如下:
1. 報社及雜誌類:
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不含評論及攝影),每件作品以十篇為上限。
2. 電視類:
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參賽作品燒錄成光碟,總長度不得超過一小時。若以客語、原住民族各族語言或新移民各國語言播出,需附中文字幕。
3. 廣播類:
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參賽作品燒錄成光碟,總長度不得超過半小時。參賽作品若以客語、原住民族各族語言或新移民各國語言播出,需附中文內容。
4. 公民記者組(含網路媒體):
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發表於專業新聞網站之作品,需附發表網址及A4紙本全文三份。
新聞學術著作獎:獎勵範圍包含(1)新聞學及大眾傳播理論、(2)大眾傳播產業各項實務之研究及革新設計、(3)新聞及大眾傳播事業史。參賽著作或書籍以自民國104年6月1日至105年6月30日出版者為限。
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新聞媒體組
1. 報社及雜誌類:
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不含評論及攝影),每件作品以十篇為上限。
2. 電視類:
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參賽作品燒錄成光碟,總長度不得超過一小時。若以客語、原住民族各族語言或新移民各國語言播出,需附中文字幕。
3. 廣播類:
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參賽作品燒錄成光碟,總長度不得超過半小時。參賽作品若以客語、原住民族各族語言或新移民各國語言播出,需附中文內容。
公民記者組(含網路媒體):事件或議題之新聞報導,發表於專業新聞網站之作品,需附發表網址及A4紙本全文三份。
獎勵方式
每獎項複審選出入圍作品數件,進入決審。各獎項再選出年度一件得獎作品,頒予獎座乙座與獎金新台幣10萬元。
評審結果未達評審認定標準者,得予從缺。
評審辦法
由本基金會聘請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團,評審工作分初審、複審與決審三階段,並於複審結束後公布入圍名單。
報名方式
報名需附作品三份、報名表一份、限五百字內主題說明表三份,請以A4紙張剪貼成冊,並加裝封面。上述參賽資料請附光碟一份(包含參賽人照片電子檔)。
可由機構推薦報名或個人自行報名。每一新聞事業機構每一獎項至多推薦兩件。同一作品不得報名一個以上之獎項。
團隊報名者,報社及雜誌類每一作品參賽人數上限為五人,廣播及電視類人數上限為十人。
參賽者請至中央通訊社網站(www.cna.com.tw)「第42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16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報名專區,下載報名表及主題說明表。以掛號郵寄至:10485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9號,財團法人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收。信封請註明「報名第42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獎」或「報名2016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類」。一律以郵戳為憑,逾期恕不受理。
注意事項
社會各界對入圍者資格有疑義時,應於入圍名單公布後十日內,檢具相關書面資料向本基金會提出,逾期將不受理。
入圍獲獎之作品,倘有侵害他人權利、非自行製作或違反法令情事,且經查證屬實者,本基金會將取消其入圍及得獎資格,並收回其已領得之獎座及獎金。
參賽作品及所附資料,將不予退回。
報名單位或個人,需自行決定申請獎勵類別。
為擴大活動之宣傳,入圍作品、得獎作品之著作人應授權本會就其作品做無償非商業性使用與永久典藏。得獎者並應配合本基金會所舉辦之相關推廣活動。
連絡方式
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歡迎向本基金會洽詢,電話:02-25051180分機634、傳真:02-25011050。
參賽資料下載
主辦單位
入圍名單
第42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8件)
照見社會安全漏洞 / 國語日報
楊惠芳、阮筱琪、沈育如、吳啟綜。

賦稅正義 / 經濟日報
李淑慧、林安妮、徐碧華。

永續生態護地球─搶救鷹の家 / TVBS新聞台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王結玲、秦綾謙、莊其源、潘郁文。

誰來伴老 / 經濟日報
徐碧華、陳素玲、江睿智、蘇秀慧、陳怡慈。

吃不起的未來 / 遠見雜誌
李建興、王一芝、林珮萱、尹俞歡。

0206南臺大地震 / 警察廣播電臺
魏晶妮、傅裕傑、鍾依洳、宋玲、徐郡秀、周宥騫。

「亞洲森林浩劫 誰讓地球禿了頭?!」調查報導 / 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方德琳、何欣潔、林佑恩。

為台灣奮鬥的人 / 天下雜誌
蕭富元、李映昕、林倖妃、周慧菁、余佩樺。
新聞學術著作獎(從缺)
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新聞媒體組
1. 報社及雜誌類(3件)
74萬桶核廢料 無處去 非核家園只能走一半 / 遠見雜誌
彭杏珠。

茶.人.土地─台灣高山茶 / 經典雜誌
潘美玲。

邁向綠色台灣 / 中國時報
劉永祥、謝錦芳、賴至巧、潘杏惠。

2. 電視類(6件)
新聞深一度之〝無魚之島〞系列報導 / 三立電視台
高秋萍、諸宇泓、紀宛宜、何懿原、謝璧蓮、賴興俊、黃俊仁。

融化中的冰凍星球─聚焦北極 / 東森電視台
舒夢蘭、陳一松、徐進輝。

極端考驗 下一個烏來 / 中國電視公司
温鈺萍、凃鴻恩、彭淑卿、倪世鋼、俞聖行、黃逸帆。

【大愛探索周報】溼地是誰家 / 大愛電視台
吳志怡、王以謙、林立一。

氣候變遷 曙光之端─「吉里巴斯」特別報導 /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宛儒、黃鈞豪。

氣候懸崖上的台灣 / 公共電視
張岱屏、陳佳利、張光宗、陳忠峰。

3. 廣播類(3件)
南風吹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
劉文珍、黃麗如。

搶救地球•青年行動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花蓮分臺
黃凱昕。

「風來了,電來了嗎?」─離岸風電系列報導 / 中央廣播電臺
陳林幸虹、楊文君、謝佳興。
公民記者組:含網路媒體 (從缺)
得獎作品
第42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
賦稅正義 / 經濟日報
李淑慧、林安妮、徐碧華。

永續生態護地球─搶救鷹の家 / TVBS新聞台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王結玲、秦綾謙、莊其源、潘郁文。

第42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新聞學術著作獎 (從缺)
2016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新聞媒體組:報社及雜誌類
74萬桶核廢料 無處去 非核家園只能走一半 / 遠見雜誌
彭杏珠。

2016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新聞媒體組:電視類
極端考驗 下一個烏來 / 中國電視公司
温鈺萍、凃鴻恩、彭淑卿、倪世鋼、俞聖行、黃逸帆。

2016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新聞媒體組:廣播類
「風來了,電來了嗎?」─離岸風電系列報導 / 中央廣播電臺
陳林幸虹、楊文君、謝佳興。
2016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公民記者組:含網路媒體 (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