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發展」越來越少、「粉碎台獨」越來越多 習近平165篇講稿全解析|中央社媒體實驗室

「和平發展」越來越少、「粉碎台獨」越來越多 習近平165篇講稿全解析

製作/簡毅慧、林琪、陳盈諭

最後更新時間:2021/07/01

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兩岸關係風雲變色,習近平目睹兩次台灣大選結果、香港反送中運動,他對台灣的態度與政治方針發生什麼樣的質變?我們從他歷年的「台灣」相關演講找答案:

談台灣次數下降,顯示北京暫未將兩岸列為焦點議題

減少提及「和平發展」,警告「台獨」次數增加

過去常用民族歷史搏感情,如今恫嚇字句比例上升

「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2021年7月1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百年黨慶大會發表這段談話,現場齊聲附和,彷彿呼應著近半年來共機頻繁侵入台灣西南空域的轟隆聲。

根據中國《人民網》「習近平系列講話數據庫」資料,自2012年底習近平上任中共總書記以來,去年(2020年)提及「台灣」的次數創新低,近兩年在檯面上也沒有跟任何台灣政治人物接觸。

這是兩岸關係降至冰點的關鍵性表徵。

習近平對台灣態度如何轉變?為了深入理解習近平歷年提及台灣的情境差異與態度轉變,我們將歷來165篇含「台灣」的報導分為六大主題,發現他最常在國際場合提及台灣,宣示主權;其次是中國國內例行演說時一致提及、制式問候港澳台人民(每篇僅一次)。

習近平近兩年來的演講內容,也以「港澳台點名」與「國際主權宣告」為主,並未針對台灣議題特別論述。

習上任後積極出訪,經常與各國領導人會晤或通話。資料顯示,他與美國、日本、法國、蒙古、緬甸等20個國家談話時,都不忘強調「一中原則」。

隨著中美關係緊繃、台灣成為拉鋸戰的要角,這種宣示更成為中美對談的必備台詞:

中方在台灣、涉藏、人權等問題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國家和平統一的前景。希望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以實際行動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美合作大局。——2016年9月3日,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談

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也事關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希望美方繼續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防止中美關係大局受到干擾。兩軍關係應該成為中美關係的穩定因素。 ——2017年11月9日,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

台灣、涉港、涉疆等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應該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2021年2月11日,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

仔細觀察上述三段節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警告意味越來越濃厚。

「美國對台的態度在調整,中共為了反擊,更容易在其他國際場合不斷重申。」近期投入研究習近平談話語彙的政治大學政治系和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表示,一中原則對中共而言是基本原則,他們希望確保任何可能影響兩岸關係的大國或周邊國家,都能附和他們的立場。

為進一步解析習近平講稿內容的總體趨勢,我們將「習近平系列講話數據庫」中所有與台灣相關的談話進行斷詞分析,發現以下3個事實:

一、「和平發展」逐漸消失,加強警告「台獨」

「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兩岸政治特殊詞彙。我們把近20個特殊詞彙整理出來後獨立分析,發現有兩個顯著特點:

「兩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九二共識」等詞彙2016年起逐漸消失在習近平的演講稿中。

「歷史大勢」、「民族大義」、「完全統一」、「台獨」等詞彙自2016年後有顯著提升。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談話,2016年7月1日

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廣大台灣同胞不分黨派、不分宗教、不分階層、不分軍民、不分地域,都要認清台獨只會給台灣帶來深重禍害,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談話,2019年1月2日

特殊關鍵字歷年占比趨勢
藍執政
綠執政
關鍵字
詞頻

註:近兩年習近平對台講話次數減少,但2019年適逢《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習近平發表重大演說,因此圖中部分關鍵字在2019年突起,2020年後又回歸低迷。

寇健文認為,習近平減少提到「兩岸和平發展」的現象相當重要,這關係到習如何看待兩岸局勢,「中共提和平發展的目的是統一,和平是手段、統一才是目標,可是如果他發現和平無法達到統一怎麼辦?

前中國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在2020年底坦言,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原因在於台灣政治體制已從威權轉為民主,和平談判的對象已不再是國民黨說了算,加上台灣社會生態環境變遷,他認為「兩岸關係處於7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

寇健文指出,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台灣歷經兩次總統大選、目睹香港反送中運動與中共因應方式、香港國安法,都可以觀察到兩岸對峙、仇視情形漸趨嚴重,也讓兩岸格局發生長遠質變。「九二共識」原創者蘇起也指出,兩岸關係已過不歸點。

「和平發展既然消失,別的可能就會出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共機一天到晚穿越我們的防空識別區。」寇健文認為,如今習近平對兩岸和平發展興趣降低,這是民進黨、國民黨,甚至各黨都要注意的警訊。

二、北京暫時未將兩岸問題列為焦點

撇除特殊詞彙,我們將統整每年高頻率出現的語彙排行,可以發現習近平的論述情境變得不同,連帶相關關鍵字也開始有所轉變。

點按下列詞彙以查看該關鍵字排名趨勢
左右滑動圖表看更多歷年趨勢

「兩岸」、「共同」、「雙方」、「合作」、「經濟」等與兩岸密切相關的詞彙漸漸消失

「社會主義」、「同志」、「改革」、「國家」等聚焦中國內政的詞頻上升

從習近平演說脈絡分析,這樣的改變除了導因於兩岸政治高層不再會面、對台談話次數減少,也因為習近平提到的情境近年多為「港澳台點名」與「國際主權宣告」,兩者加起來超過七成。

當習近平把台灣放入高頻度宣揚的中國宏大願景,全體中國人民成為主要演講對象,關鍵字也隨之變化。

⋯⋯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廣大海外僑胞,致以誠摯的問候!⋯⋯我們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對外開放,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和平與發展的陽光普照全球。同志們、朋友們!中國人民偉大人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 ——習近平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週年活動,2019年10月1日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寇健文分析,隨著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中共心目中「九二共識」的基礎已不復存在,兩岸關係與交流窒礙難行,「這種時候和台灣談合作、談發展沒有意義。」

對目前的習近平而言,當前有很多更重要的事等著他去決策。

寇健文分析,不同於過去的領導人,習近平是生長在文革時期的紅二代,自小在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的耳濡目染下,習近平賦予自己強大的使命感,目標是承先啟後、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他而言,台灣問題固然重要,但國際角力布局,或國內反腐、脫貧是他政治版圖中更迫切的時代任務。

三、民族主義搏感情,斟酌對台詞彙

上一個與習近平會面的台灣政治人物,是2018年夏天飛往北京的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當時習近平以「老朋友」稱呼連戰,顯示雙方交情匪淺。

2013年初,連戰就成為習掌權後第一個接待的台灣人。但他並非習近平會面最多次的台灣政治人物,習近平在位9年來,共與台灣政治人物會面15次,前副總統蕭萬長5次、連戰4次、親民黨主席宋楚瑜2次、國民黨成員朱立倫、吳伯雄、馬英九、洪秀柱各1次。

其中,有11次會面都集中在馬政府時期,僅4次是在蔡政府時期。

(來源:中央社資料照片、中新社、中國政府網)

我們找到習近平在兩岸歷次會面時的演講內容,並依總詞彙量排序:

兩岸會晤詞頻總變化
藍執政
綠執政
關鍵字
詞頻

根據上述熱門關鍵詞,並對照其講稿使用脈絡後,我們發現了以下兩點特徵:

習以「我們」一詞概括取代平常慣用的「政府」、「中共」、「共產黨」或「黨中央」

在習近平一般的演說中,「我們」是很常聽到的詞彙,可代稱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全體人民等。不過在台灣相關的講稿中,「我們」一詞背後的政治意涵就相對細膩複雜。

習近平上一次對台講話,是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全文4200多字的講稿中,他用了21次的「我們」作為己方主詞:

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台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爭鬥、以雙贏取代零和,兩岸關係才能行穩致遠。我們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談話,2019年1月

他僅提到「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各一次,使用方式也相當謹慎:

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始終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我們團結台灣同胞,推動台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談話,2019年1月

寇健文分析,當聽眾主要為台灣人時,習近平傾向將己方主詞改為「我們」,而非對內談話時常用的「黨中央」、「我們黨」,減少觸動台灣人的政治敏感神經。而「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這3種詞彙並用,也意在捍衛自己是中央政府的原則下,迴避台灣人民對「黨國一體」的反感。

強調「民族」、「中華民族」、「歷史」、「國家」等集體概念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中共利用民族主義來穩固執政的基礎。當時的教育指引文件寫道:「對學生進行新舊社會對比教育,使他們不忘任人宰割,甚至當亡國奴的屈辱和苦難生活。」

透過這樣的「國恥教育」,中共當局數十年來灌輸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將中華民族從百年屈辱中解救出來。」而對「民族復興」富有強烈使命感的習近平也延伸、發揚「百年國恥」論調,讓中國的民族主義空前高漲。

因此,習近平在與台灣對話時,也好用「百年國恥」、「民族復興」論述方式,召喚台灣人對民初歷史的認知,與受列強欺侮的共感。

歷史留給台灣同胞的傷痛,我們感同身受,因為這是中華兒女心頭共同的創傷。把民族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個走到哪裡都受到尊敬的堂堂中國人,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們有志一同。——2014年2月19日,習近平與連戰會面

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有延綿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但近代以來卻屢遭列強欺凌。 120年前,台灣慘遭外族侵占,成為全民族的剜心之痛。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才洗刷了半個世紀的民族恥辱。透過歷史風雲變幻,可以深切體會到,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民族體。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馬習會,2015年11月7日

另外,中共也相當重視集體主義。寇健文分析,習近平喊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等口號都是集體主義下訂定的目標,「在他們的政治文化中,包括習近平的個人認知,大我的重要性都高於小我。」

在這樣思維與價值觀下,「人民」、「中國」、「發展」、「國家」、「建設」等集體主義式的詞彙,頻繁出現在習近平的講稿中。從7月1日習近平的中共建黨百年演說內容,也能窺知一二。

百年慶典演講尾聲,習近平不忘提及港台議題,強調要確保香港長期繁榮而穩定;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鏡頭下微笑聽講。至於台灣議題,段落全文如下: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要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雖然談話裡還是有「和平統一」字眼,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後半段說的「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不要低估中國的堅定決心、強大能力」等恫嚇性字眼。

「這種威嚇以後會越來越多,」寇健文說,當和平發展的情況下無法扭轉情勢,中共可以做的就是用威嚇、強制手段改變情勢,「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和大陸學者都對兩岸前景比較悲觀。」

研究方法

截至2021年6月27日,中國人民網建置的「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共有1萬1158筆習近平談話或相關報導,在資料庫中搜尋「台湾」出現369筆結果,記者人工扣除重複活動、主題以及無時效性的語錄彙整,並手動加上7月1日中共建黨百年演說全文,共得165筆資料。

使用中研院「CkipTagger開源中文處理工具」進行斷詞,依詞性標注篩選出名詞(剔除後置詞、量詞)、動詞、形容詞,並手動加入以下25個特定名詞,以出現7萬1347次、共1萬2353個不同詞彙作為分析語料。

九二共識、台海、海峽兩岸、台灣同胞、國恥、勿忘國恥、大勢、歷史大勢、民族大義、完全統一、和平統一、兩岸統一、中國夢、中華兒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國兩制、兩岸融合發展、兩岸和平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灣方案、我們黨、國共兩黨、貴我兩黨、一個中國

刪除阿拉伯數字、日期,以及「習近平」姓名等關鍵字,剩下7萬223筆關鍵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