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跨境人流剩1.7%衝擊3大經濟面 專家籲參考各國「與病毒共存」策略

製作/簡毅慧、邱柏綱、林琪、劉姿嘉、范育菁
數據更新時間:2022/01/28
首圖資源:Flourish

2020年1月21日,台灣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COVID-19確診個案,政府迅速實施嚴格的邊境管制,陸續禁止中港澳、外國旅客入境,從第一線阻擋病毒侵門踏戶,優異的防疫表現吸引全球目光。

兩年過去,全球歷經3億6631萬人確診、563萬人死亡、多次變種病毒肆虐、疫苗問世、廣泛篩檢、鬆綁跨國移動、重啟觀光旅遊等歷程,許多曾經深受病毒肆虐的國家,開始嘗試與病毒共存。

台灣在2021年5月爆發社區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令加強收緊邊關,暫緩非本國籍人士入境、暫停旅客來台轉機。雖然社區感染平息後鬆綁,但台灣迄今仍是全球邊境管制最嚴格的國家之一。

6成國際航線停航 台灣的出入境人流剩1.7%

在《彭博新聞》統計的53個國家及地區之中,台灣開放的國際航線數排名第50,僅高於中國大陸、越南與菲律賓。

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在2019年運行的138條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線中,有90條航線到了2021年完全停航,等同有6成以上的航線停止運作,包含中國49條航線、日本23條航線,以及韓國6條航線。

台灣是全球少數嚴格禁止外籍旅客入境的國家,僅開放境外學生、印尼與泰國移工、外籍配偶與子女等有條件申請簽證,入境檢疫規定也相對高標,導致出入境人流銳減。

台灣出入境人流變化

跨國人流銳減 台灣經濟藏隱憂

外來旅客近乎歸零,重重衝擊了以觀光客、短期商務人士為主要客群的飯店;台北市尤其明顯。

2021年10月,創立半世紀的台北華國大飯店宣布熄燈,康華、慶泰等老字號飯店也黯然退場。上市櫃飯店如晶華、六福的營收在3年間大跌8億,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更在2021年5月直言:「觀光餐旅業已經瀕死垂危。」

不只觀光餐旅業,台灣經濟的許多面向都因國門緊閉受到衝擊。

1.台灣出入境門檻高 恐影響外商投資、人才交流

近年中國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提高,加上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陣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度。原本在中國的資金與工業生產開始大量移轉到日、韓、台與東南亞地區。

鄰國紛紛打開國門、搶單救經濟,如柬埔寨、泰國恢復多數國際航班、新加坡建立「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越南鬆綁檢疫流程等;相對之下,台灣維持高門檻的入境條件,可能影響外商投資意願。

外籍商務人士入境台灣皆須隔離14天,接著要7天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開放短期商務人士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作業,但目前可申請的地區僅諾魯、馬紹爾群島、澳門、香港、帛琉與不丹6個中低風險地區:

台、韓、越入境流程比較

自非高風險國家入境,已接種2劑AZ疫苗滿14天外籍商務人士 短期入境 為例:

另外,各國均為重要外籍商務人士擬定免隔離優待方案,台灣雖然也有類似的特殊待遇申請流程,但控管方式相對嚴格。外商備妥資料向經濟部相關單位洽詢,經濟部評估其必要性、急迫性與貢獻程度等要項初審後,提報指揮中心,由指揮中心專案審核准駁。

台、韓、越重要商務人士免隔離待遇
台、韓、越重要商務人士免隔離特殊待遇
註:韓國政府近期考量Omicron疫情嚴峻,宣布到2月中旬前暫停隔離豁免申請作業。

台灣2021年社區疫情緊張時,指揮中心也曾暫停審查。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當時憂心地指出,台灣商務旅行恐怕因而受阻,對台灣經濟也會造成傷害。

「在全球生產體系中,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韓國和中國,」中研院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許文泰分析,台灣、中國還在封鎖邊境時,韓國因疫情早已在社區擴散,沒有必要嚴格管制,使其跨國人才流動的成本較低,「以競爭外國投資和赴海外投資而言,我們可能會因而輸韓國一把。」

台灣、韓國近5年僑外投資
韓國vs.台灣近5年僑外投資
韓國2021年僑外投資金額創近5年新高,而台灣近3年的僑外投資放緩。經濟部投審會研判是因疫情影響人流與經濟活動;中研院經濟學者認為雖不能排除此可能,但需要更長遠的數據判斷完整成因。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部、韓國投資促進局

外國企業投資前,當然也會觀察當地疫情和防疫政策。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林軒馳分析,台灣當今的政策方向是力求清零,代表一旦發生社區感染,生產就可能會中斷。

因此,各國商會陸續向台灣政府提出建言。台北市澳紐商會建議儘速討論邊境開放,恢復商業活動。歐盟向來是台灣最大的僑外投資來源區,歐洲商會也在年度建議書中呼籲台灣逐步廢止邊境管制,讓企業得以維持營運與人才流通。

美國商會1月中旬發布「2022商業景氣調查」報告指出,8成會員認為台灣現行邊境管制會對短期商旅、獲得工作簽證等商業運行造成影響,9成的商會會員認為台灣應該放寬邊境管制措施。

出入境的嚴格限制,確實對在台的外籍人才造成困擾。效力於台灣半導體企業的法國人波蒂爾(Clement Potier),就因無法與外籍新婚妻子伊莎貝爾(Izabele)團聚,一度考慮放棄這裡的工作。

「我真的很喜歡這裡、喜歡我的工作。」但波蒂爾2021年10月坦言如果邊境不鬆綁,他會考慮辭去工作,回到歐洲。像波蒂爾這樣的外籍人才在台灣數不勝數,來自各產業與外籍人士的陳情壓力,終於讓台灣在12月調整政策,有條件允許外籍居民的家人入境團圓。

在台灣半導體新創公司工作的波蒂爾(Clement Potier)與妻子伊莎貝爾。(波蒂爾提供)

不過,許多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仍處於延宕、中斷狀態。如中研院經濟所原定今年主辦總體經濟學界最大的國際研討會,但考量台灣邊境鬆綁時程未定而延至2025年。許文泰認為台灣如今就像孤島,出入境的高門檻影響著各方面的人才、學術交流。

2.全球物流塞車危機解除後 台灣優勢恐消失

2019年底COVID-19橫掃全球,各國陸續封關,導致全球物流塞車,開始出現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現象,但台灣的ICT(資通信)產業穩定運作,且物流出口通暢,也成為台灣能在全球經濟蕭條的景況中逆勢前行的利基之一。

「這2年經濟確實很好,但我們要開始為未來做準備,」許文泰分析,隨著各國決定與COVID-19共存、打開邊境,開始消化堵塞的物流,通貨膨脹會逐漸緩解,台灣的優勢就會消失。

許文泰語重心長地說,如果台灣現在不動作,未來可能會失去很多投資、貿易機會。

3.航空業惡夢未歇 星宇賠掉過半資本額

台灣國際物流業起飛,客運航空業卻摔得慘重。

以近年我國最熱門的國際航線台灣-香港為例,COVID-19疫情前最高單月就有77萬人次來往。但2020年3月實施旅遊禁令後,往返台港航班受到劇烈衝擊,單月旅客僅剩1%(約6萬人)。

台灣出入香港人流變化

除了台港航線,這些熱門航線出入境人次也變得相當慘澹:

2019前十大出入境機場
2021年這些機場旅客平均僅存1.9%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計,2020年全球300家航空公司虧損約新台幣3.8兆;若以市值換算,相當於賠掉27個長榮航空,2021年損失達1.4兆,也賠掉將近10個長榮航空。

IATA預估2022年全球航空業虧損將大幅減少78%,降至新台幣3350億元,IATA總裁華爾希(Willie Walsh)樂觀地說:「我們已經度過危機最深處,航空業正步上復甦之路。」

從「航空雙雄」華航、長榮的角度來看確是如此,它們採取「貨運為主、客運為輔」的經營策略,補足因人流銳減導致的營收缺口。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的資料,華航、長榮2021年第3季都有獲利。

長榮、華航近8季淨利/虧損
長榮、華航近8季淨利/虧損
資料來源:交通部民航局

但其他航空公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台灣虎航、華信航空在2021年前3季各累計虧損16到17億。2020年成立的星宇航空更是生不逢時,到2021年3季為止累計虧損61億元,已超過資本額一半,交通部民航局還示警要求增資。

許文泰表示,航空客運業確實幾乎奄奄一息,政府可以執行紓困措施,但仍非釜底抽薪之計。

其他國籍航空公司近8季淨利/虧損
其他國籍航空公司近8季淨利/虧損
資料來源:交通部民航局

除了上述危機,人流、班機大減,出入境成本提高,連帶也會影響當地的住宿旅遊產業與跨國人才交流,過程中對台灣經濟帶來的傷害難以估算。

陳時中不以清零為目標 專家相繼提開放條件

「清零是非常極端的追求,」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楊宗翰擔心,極端目的與政策為社會帶來非常高的成本。當可以預防重症與死亡的疫苗、口服藥問世,時空背景轉換,台灣社會也應換個角度看疫情。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完全清零的狀態,而是在有疫苗可以預防重症與死亡的情況下,追求(疫情)逐漸往下降的趨勢。」楊宗翰說道。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等醫學背景專家也陸續討論「與COVID-19共存」的可能性,前副總統、中研院特聘研究員陳建仁更在臉書呼籲,在有快篩、疫苗、口服藥的背景下,追求「零確診」已經不切實際,我們應加緊提升完全接種覆蓋率,有「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

政策也非鐵板一塊。陳時中1月20日在防疫記者會表示,春節「7+7+7」專案、多重篩檢策略都經過專家評估與當前疫情考量,是鬆綁邊境政策的一環。他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也提到,未來會「以清零為手段,但不當作目標」,目標是避免防疫疲乏、兼顧防疫韌性,同時也考慮國家經濟與民眾財產等情況。

雖然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告訴中央社記者,近期專家諮詢小組沒有討論「與COVID-19共存」的策略,但他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最近都相繼提出鬆綁邊境的條件:

李秉穎表示,與病毒共存的基本條件,是重症率、死亡率不超過流感。黃立民則認為,首要條件是60歲以上老人第三劑涵蓋率至少要80%,另外COVID-19口服藥要買到總人口的10%。
資料來源:李秉穎、衛福部疾管署

「共存是未來式。」李秉穎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說,終有一天台灣會與COVID-19共存,但現在不能。他推估若發生社區感染,未打疫苗的成人會有20%感染重症、2-4%死亡,將對醫療體系造成極大衝擊,也會影響經濟。因此在敞開國門以前,政治人物、各縣市政府也應共同思考如何拉高接種率。

未打疫苗的成人(18.7%) 感染重症(20%) 死亡(2%~4%)
約424萬人 約84萬人 約8~16萬人
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內政部戶政司(疫苗數據統計截至2022/1/24)

同樣對醫療量能感到擔憂的黃立民則警告,過年前不宜啟動「與COVID-19共存」策略,否則台灣醫療體系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癱瘓。

公衛背景出身的高雄市長陳其邁1月22日在記者會表態,雖然全球COVID-19有社區化、流感化趨勢,但感染力強,且農曆年節將至、人員移動頻繁,有必要採取較嚴格的邊境與社區管制措施,市府會盡量查出隱藏的傳播鏈、減緩社區傳播速度與風險,不讓病毒沖垮醫療量能。

陳時中也回應外界的疑慮與建議,他表示若要與COVID-19共存,相關的醫療方式、後送與檢疫措施都需要改變,每一步都需要經過精密計算,才能確保疫情控制在醫療量能、社會大眾可以負擔及接受的範圍內。

打開國門的每一步都要很小心 經濟學家:應擬定明確計畫與時間表

過去2年來台灣緊閉國門,阻擋病毒侵門踏戶。不再追求清零之後,台灣如何重啟國門、找到權衡經濟與健康的新平衡點,是全民共同的課題。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0年5月16日
過去2年來台灣緊閉國門,阻擋病毒侵門踏戶。不再追求清零之後,台灣如何重啟國門、找到權衡經濟與健康的新平衡點,是全民共同的課題。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0年5月16日

「我相信政府有討論開放步驟,很重要的是要如何與民眾、在野黨溝通。」許文泰分享新加坡鬆綁邊境的策略:星國政府提前預告「與病毒共存」策略執行的時間點,敦促民眾盡速接種疫苗,並將大眾對疫情的關注焦點從「確診數」轉移到「重症率、死亡率與醫療量能」

鬆綁過程中醫療體系的壓力難免增加,星國總理李顯龍多次在全國電視演說中強調,有了疫苗,COVID-19對多數人來說是可治療、可管理的疾病,民眾無須過度恐慌。政府也大幅簡化相關衛生措施,包含自我隔離、有症狀才諮詢醫生等,避免醫療體系不堪負荷。

林軒馳也認為有效的政策宣導相當重要,「這都需要人民逐步調整自己的認知,我們有很多國家的經驗當參考,台灣可以從中學習。」

最後,楊宗翰也提出建言,期待政府能明定並公開鬆綁的時程、策略,讓各行各業都能提前應對,如確診數下降至多少可以開放校園、民眾何時可以訂機票出國等,「從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角度來說,有了明確的時程,才能去做更長遠的決策。」